(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高雄市近年來逐步邁向資源垃圾零廢棄目標,在推行垃圾不落地與強制垃圾分類後,後續已分階段推動廢食用油回收、廢光碟廢手機回收、廢棄家具再生展售、廚餘回收及廢塑膠袋回收等政策,並興建巨大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廠,細分選廠,除可提高廢棄物妥善處理之比例外,同時創造資源永續環境。
為有效推動垃圾減量及加強居民資源回收的知識與觀念,永安區公所清潔隊自2010年起配合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推展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工作。本區106~108年度家戶資源回收量統計,106年為126,565公斤,107年為171,430公斤,108年為183,030公斤,共計481,025公斤(約481公噸);106~108年度家戶廚餘回收量統計,106年為46,780公斤,107年為62,945公斤,108年為44,299公斤,共計154,024公斤(約154公噸);106~108年度家戶巨大傢俱回收量統計,106年為27,350公斤,107年為29,775公斤,108年為29,870公斤,共計86,995公斤(約87公噸),各項相較於106年度約有小幅成長,下表為近三年本區各項回收物(含資源廢棄物、廚餘及巨大傢俱)總量彙整;而本區之資源回收效益良好,期盼未來轄內居民能多加提升回收機制,給下一代子孫能有更美好的居住環境。
另轄內永華里亦配合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設立希望種子資收站,鼓勵民眾將家戶產生的資源回收物進行整理分類及送至資收站上秤重回收,並藉由兌換機制作為獎勵(運用回收物換取環保洗碗精、衛生紙等綠色產品),以養成民眾做好回收分類的誘因,進而提升基層區里的資源回收成效;在資源回收量部份,永華里於107年度計回收3,900公斤,108年度則回收9,700公斤,隔一年就增長5,800公斤,效益相當驚人。
此外,轄內社區大多從事養殖漁業,如永安區新港里主要養殖龍膽石斑,而魚鱗是常見的垃圾且帶有腥臭味,早期皆會直接丟棄,近年因物盡其用的觀念興起,新港社區也認為大量的廢棄魚鱗是否有其他作用或是能做出甚麼變化,於是發揮大家的腦力激盪,做成各式各樣藝術品(如魚鱗耳環、魚鱗盆藝裝飾等),並將之做為在地特色產品之一,藉此增加社區收入;且平常飼養石斑魚的飼料袋也透過志工的巧手再製成圍裙,讓民眾至社區魚塭參訪時都可以穿上這件環保圍裙。
除透過回收作業達成資源永續外,永安區公所清潔隊亦透過辦理相關宣導課程及活動來促使民眾重視資源回收理念,並協助各里辦公處及社區發展協會廣設資源回收站,或是至轄內學校進行宣導;推行成效上,永安區每年約辦理20~30場資源回收宣導活動(含學校及社區宣導,如一起回收愛地球兌換贈品活動),以及媒體宣導則數約30則等。
表 永安區106~108年度各項回收物總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