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傳統廟會活動以往多以施放大量炮竹來使場面更為熱鬧,然而炮竹除會造成噪音污染外,也會造成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皆會產生嚴重傷害。而為改善焚燒香隻、紙錢及燃放鞭炮對於環境之污染,並尊重傳統民俗活動,永安區公所配合政府的環保政策推動,自民國100年起逐步推動低碳民俗活動,運用交流座談會的方式,向各宗教團體進行政策及法令的宣導,亦由與會人員共同討論各項低碳民俗措施,並鼓勵各單位確實施行,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除運用座談會的辦理提倡低碳民俗工作外,本所亦透過現場輔導的方式向各寺廟單位進行宣導,特於宗教團體辦理民俗活動前,由區長率領民政課長、承辦人員,以及消防隊、清潔隊等單位人員,親臨宗教團體與寺廟人員共同討論低碳民俗推動內容(以減金、減香、減炮,更勝以心香、功德代金、電子炮為最高宗旨),使環保與信仰之間可取得相互平衡,並為全體居民健康盡一分心力,進而提升本區環境空氣品質,以建構良好的居住品質。
此外,廟會民俗活動在辦理時,除加強宣導各家戶減少燃燒鞭炮與金紙外,也透過擴大宣導對象,向一般民眾說明相關事項,並交由環保局清潔隊來進行集體燃燒,期望能大幅降低區內粒狀污染的物質;而實行後社區民眾大多讚許廟宇配合減少施放鞭炮,並發現減少施放鞭炮後,生活品質也變得更好。
於執行成果方面,本所於去(108)年度配合相關活動辦理宣導低碳民俗理念,共計52場次;而轄內寺廟推行低碳民俗之實際作為者,目前共有6間(如文興工、永安宮、慈濟宮及興佑宮等)寺廟施放電子鞭炮(自發性購買),4間寺廟使用環保金爐設備(文興宮、永安宮、慈濟宮、興佑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