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臺北市人口密度於國際各大都會區名列前茅,城市擴張高度都市化下,市區建築林立、不透水的道路廣場鋪面隨處可見,都市透水保水能力不足熱島效應顯著,面對近期氣候變遷極端降雨挑戰,營造民眾多元親水空間以及復育水環境生態棲地,成為臺北市水環境發展之重要課題。
有鑑於此,北投區大同里(以下簡稱本里)近年來經由新舊任里長之努力,積極推動中央相關節能政策,於108年期間,與環保署及臺北科技大學團隊研商,並協助媒合北投捷運站廣場之用地,以太陽能光電方式,設置保水降溫示範設施-雨水花園,並運用既有噴水池貯水槽改造,蒐集廣場地表逕流,經入滲、貯存降低周邊排水量,改善水質並調節微氣候,以達降低周邊溫度,更作為本里節能降溫示範之新地標。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因應氣候變遷下暴雨頻繁的極端氣候,里辦公處於108年期間,除了媒合環保署於轄內設置一處約12.6m2熱島效應改善示範措施,作為減洪、調節溫度之示範外,同年度更媒合北投國小設置雨水花園(AB處共計約75m2),提供環境教育及休憩功能的活動空間,此外,藉由設置熱島效應示範設施,讓教師從教學課程中融入自然題材,帶領學生了解雨水回收利用並降低周邊溫度等探究。
108年期間,北投國小利用校內零星空地及綠地設置兩座雨水花園,以收集部分屋頂及籃球場地表逕流,收集於一個體積約15m
3地下貯水槽,透過地表過濾原理,貯存達到過濾改善水質之功效,再利用手動泵浦提供校園綠地澆灌,使原本要排出的雨水,回收再利用變成澆灌水源,並達到將低周邊排水量,改善水質並調節溫度等校園環境教育示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