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執行目標:
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大量製造二氧化碳、氧化亞氮、甲烷等溫室氣體,對大自然的影響不再只是侷限於地球表面,而是擴張至大氣,使得氣候異常,自然災害(如地震、熱浪、洪水等)日趨頻繁,嚴重威脅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由於內湖區紫雲里里內約有6成面積為山坡地,近年來大小規模地震頻繁,容易使山區土石鬆動,導致強降雨來臨時提高土坡災害風險。為確保災害來臨時居民性命無虞,本里自100年起開始特別注意土坡、水災及地震防範,除了每年參與文山區災害防救暨民防團教育訓練,同時里長還為提升里鄰應變能力,每年定期舉辦防災示範演練或教育課程,期望建構一個災害來臨時能耐得起考驗的永續經營社區。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透過自100年起里辦公處主導本里各類型災害防救年度演練,平均每年參與人數約80人。透過演練,使里民已經熟悉各種災害的逃生路線、緊急醫護站和安全避難收容所,於災害發生時能有效且快速離開危險場域,減少生命財產之損失。
此外,里長還透過每年帶領里內約30人,參與區內災害防救教育訓練,已提昇民眾對災害之危機與防災意識,並使里民瞭解社區的人、物、環境等的特性,掌握轄區內在安全與災害防救上的問題。同時,里辦公處持續每年辦理CPR訓練課程,迄今(108年)已辦理6場,並維持參與人數在25~30人以上,不僅已讓里內多數民眾習得救命技巧,增進自救救人的基本急救知能,還使里民間有了良好的互動,減少彼此的疏離感,達到促成社區意識,強化社區認同的目標,對以後社區防災進一步的推動有相當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