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執行目標:
中山區埤頭里(以下簡稱本里)位於臺北市四條捷運相互交織的地帶,因城市的快速發展,環境失去了原先調節的功能,建築物又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的建築材料,產生了熱島效應,也降低了居民生活的品質。
推動牆面的植生或綠籬,能以垂直的方式運用有限的空間進行綠化,增加植物發揮調節溫度功能的空間,也能讓社區添加綠意,有鑑於此,埤頭里
108年初,於安東街閒置空地綠美化「安東綠茵」旁,以近距離的株行距密植灌木──長紅木作為綠籬,提升社區垂直綠覆面積,也做為閒置安東綠茵與鄰近住家,在休憩與私人之間的空間區隔,平時亦由里辦公處、志工團隊協助澆灌與修剪,不僅友善環境,也捲動了社區居民對於環境的維護,提高里內居民對於低碳永續的參與。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埤頭里辦公處於108年初,運用里內閒置空間設置綠籬,總面積約有60m,藉由長紅木密植而成的綠籬,遮蔽早上太陽對鄰近住家的直接照射,降低鄰近住家因日曬所需使用的能源,同時也減緩了社區居民於安東綠茵進行休憩活動時,所產生的聲音對鄰近住家的影響,再加上植物本身減碳的效果,讓這面綠牆在社區中擁有多重功能,扮演著平衡社區休憩空間與私人住家生活之間的角色,也透過里內居民的共同維護,感受到共同努力邁進低碳永續家園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