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區域災害防救與演練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全民參與 一般民眾 古風里社區推廣區域綠美化部分,除了里辦公處進行綠化改造設置外,亦仰賴里內志工團隊及民眾共同維護,除種植及多元化植栽,以提升本里的綠覆率。古風里里民積極參與里內低碳永續家園各項推廣活動,透過幸福有里資源回收兌換活動,提供的大量資源回收物,不但達到垃圾減量之目的,同時藉由里民踴躍參與廢棄物再利用課程,達到資源循環,環保愛地球的目標;節電部分,由里辦公處主動汰換公共設施(硬體),及邀請節能輔導團至里內宣導居家節能小撇步(軟性),達到省能之目標。 企業或民間社團 古風里利用認養國產署及國防部等舊建物,經由里內志工修整、油漆粉刷、復水復電後,作為提升轄內綠化用地外,更為古風里老人共餐及相關培訓課程交流據點,成為本里轄內交流生活點滴及宣達配合環保政策之場所;在推廣低碳永續相關行動項目時,除了有里內民眾積極的參與外,里辦公處亦與公民營企業或民間團體合作,105年~108年至今,學校(國立師範大學、台灣大學等)及民間團體(綠點點點點等)共同協助古風里推廣社區綠美化及環境維護等事宜,作為臺北市未來教育推動之典範;區域防災工作也是精忠里重點社區工作之一,透過與消防局與周邊里合作,共同推動各式天然災害之應變演練,形成跨區域、串聯縱向與橫向之應變團隊。 行動項目執行內容 整體流程 1.內政部消防署自100年8月起推動村(里)簡易疏散避難圖,依據轄內疏散避難地點及路線規劃,本里避難收容所為龍門國中及防災公園-大安森林公園。 2.印製疏散避難宣導單,以加強民眾認識周邊生活環境及災害風險,並熟悉疏散避難方向,如遇災害時方能迅速抵達避難收容處所。 3.除了轄內既定兩處收容所外,古風里辦公處責成為臨時避難處暨指揮中心。 4.由古風里辦公處指揮調度人力,組織災害應變小組並分工進行家園維護及協助受災里民。 財務規劃 財務來源 【公部門資金】 古風里在推動低碳社區相關措施時,多次向公部門申請資金協助建置。里內幸福有里回收站即由環保局、清潔隊等單位編列資收評比回饋金,透過資收物換取點數,兌換宣導品的方式回饋民眾、提供民眾養成資源回收習慣的誘因。 【民間資金】 除了上述公部門資金之注入,本里透過里建設經費每年提撥20,000元下,除了更換轄內公共區域如小白屋、芒果香草園燈具外,更積極宣導節能燈具的好處,讓許多民眾自費更換LED節能燈具,除了降低家戶用電費之開銷,也解決傳統燈具較耗能的問題,朝向低碳永續家園邁進。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每年颱風季節為臺灣帶來充沛雨量卻也潛藏風災,大安區古風里有鑑於豪雨、地震、颱風等極端氣候日益頻繁劇烈,為確保災害來臨時居民性命無虞,本里自103年起每年度均積極配合臺北市政府辦理相關災害防救演練,更自辦相關訓練,提升里民災害防救意識,如何在風災前宣導里民做好防颱措施、緊急收容避難里民、水患疏導等。本里也與臺北市政府配合辦理每年1次的複合式災害防救演練,演練如緊急疏散、傳染病防治、緊急收容所運作等,達到有效降低災害發生時可以迅速處理、應變,並且實際提升緊急應變小組的臨場應變能力,以營造「自救互救」的永續防災社區。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古風里配合大安區消防局每年辦理1~2場次消防安全宣導與教育,並由消防隊規劃避難疏散路線及進行災防工作說明,並配合防災公園-大安森林公園及避難收容所-龍門國中共同辦理,由古風里里辦公處帶領居民一同參與,並於颱風災害來臨前修剪里內大樹枝條及固定,以防颱風來臨壓毀路燈電線,藉由實地參與演練以建立正確的災防及疏散觀念。以下為歷年辦理場次資訊說明: 時間 宣導單位 內容 地點 參與人次 108 大安區消防隊 防災教育訓練 區公所禮堂 25 107 臺北市消防局、區公所 防颱宣導、災害逃生演練 里辦公處 35 106 臺北市消防局 避難演練、急救教學 里辦公處 30 照(影)片 辦理防災教育課程之情形2 辦理防災教育課程之情形1 定期依據災害疏散避難地圖路線進行演練 參與大安區級防災教育課程之情形 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 2019-06-15 區域綠美化 2019-06-15 推動舊建築保存再利用 2019-06-15 結合學校、企業、社團或團體推動低碳永續教育宣傳 2019-06-15 推廣資源回收與再利用(含家戶資源、廚餘或巨大廢棄物) 2019-06-15 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201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