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隨著人類對環境的衝擊程度增加,維持地球生命的系統正產生大規模的改變。世界各國除了積極宣示對全球性溫室氣體排放予以管制,擬定並簽署公約外,也從生活及產業著手,研擬降低排放溫室氣體的管制策略,並在環境衝擊、生態衝擊及公共衛生衝擊上研擬因應對策。
東榮里(以下簡稱本里)為積極配合臺北市環境更新計畫及因應都市熱效應及空氣污染問題,推動里內閒置房舍拆除並予以綠美化作業不遺餘力,經里長努力奔走,成功向空軍總部認養光復北路東側、富錦街口、民權公園西南側所圍的空間,並透過里內各方通力協作,改造廢棄眷村為近一公頃的綠地,於99年完工,舒適、愉悅的草地成為社區民眾活動的據點;103年進一步將此地部份劃為箱型菜圃,成立開心農場,由東榮里認養,里民依規則認領土地、種植自己的蔬果,免費租用土地耕耘;107年,市府欲將此地開闢為松榮公園,本里欣然配合參與規劃與工程施作,未來將鼓勵民眾認領、照顧公園內新植、可提供遮蔭空間的喬木或香花植栽、觀果植栽,營造整體空間綠意,促進社區綠美化,也具有休憩功能。
此外,本里也致力於並與志工合作維護里內5座公園、盤查里內街道暗巷,以綠美化改善其中髒亂處,達到減少社區鄰避空間之問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增加城市綠覆率等目標。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本里截至108年,除透過志工分區認養、每日按時澆水,里內民權公園、富錦1號、富錦2號、富錦3號公園及新中公園成功維持綠化景觀外,也已完成3處閒置空地綠美化,其中一處位於光復北路東側、富錦街口、民權公園西南側所圍的空間,其餘二處於街道旁及後巷,並由里辦公處及環保志工團隊每日進行巡視、維護工作,達到示範,推廣里民著手於自家空地綠美化。
目前里內閒置空地總綠化面積約為11,000平方公尺,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表示,1平方公尺的草花花圃、自然野草地、水生植物、草坪於40年生命週期內的固碳量為20公斤,換算成一年為0.5公斤/平方公尺,以此估算本里閒置空地綠化面積每年可以減少約5,500公斤的二氧化碳[計算方式11,000×0.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