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整體流程
二仁溪大甲二行濕地,占地約30公頃,處理工法採用FWS濕地公法,設計截流最大處理量約每日2,700噸,引入排水利用水生植物來淨化污水,達到減輕水質污染的效益。
整體流程如下:
(一) 民國91年政府訂河川整治年。
(二) 民國94年環保署及水利署與臺南縣市政府和高雄縣政府簽署「二仁溪再生願景」,啟動「二仁溪水環境再生計畫」。
(三) 民國96至98年,將大甲濕地所在地的河岸漁塭與農地進行整治。
(四) 民國102年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正式向臺南市水利局申請認養二仁溪大甲濕地。
(五) 民國103「臺南市二仁溪大甲二行生態濕地工程」開始竣工,於民國105年12月25日正式完工。
二、 後續管理
二仁溪大甲二行濕地搬遷到新址後,改由台灣濕地保護聯盟負責管理及維護,二行社區發展協會與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共同合作,提供開會或上課的場地等協助,並不定期共同舉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