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執行成果摘要
為落實綠美化運動之推展,促使新增綠地,改善民眾生活空間,將公私有閒置土地納入實施範疇補助綠美化改造經費,以建構「文化、綠意、美質」、「幸福都市、民眾參與」之城鄉生活綠網新風貌,創造許多小而美之公園、綠地、社區閒置空間新綠點,以及河廊、路廊等都市綠軸創意空間改造,然而,在全市整體景觀的考量下,各空間景觀的建設與營造手法應該在考量適地性的前提下,作有效的景觀風貌控管,市府乃重新訂定景觀綱要計畫,以永續臺南為總目標,並將好閒置空地綠美化計劃納入「魅力臺南」城市生活美學子計畫向下。
自101年~108年期間,城鄉風貌專案計畫共完成了18案規劃案、100案工程案,綠化面積共達2,271,717㎡,總減碳量達8,272噸;好望角專案計畫共完成了127處好望角工程,綠化面積共達42,218㎡,總固碳量共達84噸;綠美化計畫共栽植喬木980株、灌木21,909株,總固碳量達276.28公噸。
「平實營區中央公園新建工程」以「尊重原有環境生態」、「減少工程廢棄物」及「節能綠建築」作為臺南市「低碳城市」的主軸設計。公園內妥善保留既有營區大樹581株(植栽保留比例約92%),以極高的綠覆率營造「都市之肺」的公園景觀;另外,為考量極端氣候下的需求,公園內亦設計三處有滯洪功能的開闊活動草坪,在暴雨時以燈光警示提醒民眾離開,並逐漸積水入滲,以發揮兼顧休憩活動及環境保水的機能,提供自然適意的休憩空間。而因施工打除的營舍、鋪面等,部份用於滯洪草坡及生態池邊的石籠材料,並應用廢材做為藝術創作的原料,儘量減少運棄之碳足跡;另外也保留了原有的部份營舍,以「節能綠建築」規劃改造為藝術展覽空間,提供周邊區域休閒、藝文、教育的功能;不僅為台南市民增加了另一處假日休閒景點。
臺南市西港區綠川廊道工程一共分為4期,第1期~第3期為西港區公所施作。本案第4期工程,位於西港區文化路至文化路92巷(港東國小)之間,嘉南農田水利會西港分線灌溉渠道(寬度約4.5米)兩側,長約470米。
本案於水利會渠道兩側建置2.1米之人行步道與綠美化植栽,完成後可串聯1至4期綠川廊道全長達2.1公里,提供民眾優質休閒場所,成為西港區另一美麗景點。
二、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101年~108年
(二)階段性目標與成果:
1.101年~108年城鄉風貌專案計畫
年度
項目
|
101年
|
102年
|
103年
|
104年
|
105年
|
106年
|
107年
|
108年
|
總計
|
完成的規劃案(案)
|
9
|
4
|
1
|
1
|
2
|
0
|
1
|
0
|
18
|
完成的工程案(案)
|
34
|
12
|
9
|
13
|
5
|
9
|
14
|
4
|
100
|
2.101年~108年好望角專案計畫
本本計畫內容分為:(1)校園景觀類、(2)公共及社區景觀類;前一項由學校提案申請、維護,第二項由區公所提案申請、管理維護,強調以簡易綠化、生態工法、創意思考的方式營造城市環境美學。合併後截至108年共完成127處好望角,其中校園景觀類57處,公共及社區景觀類70處。經由環境景觀總顧問協助提案審查、完工考核到歷年成果管理維護考核,建立完整的執行體系,以確保環境改造成果之永續經營。
3.綠美化計畫
(1)101年:每一申請案以10萬為補助上限,依社區申請內容現況進行評選,計增加綠化面積計13,900平方公尺,共栽植喬木453株、灌木8,957株。
(2)102年:每一申請案以8萬為補助上限,依社區申請內容現況進行評選,計補助5社區進行綠美化工作,增加綠化面積計2,608平方公尺,共栽植喬木302株、灌木3,525株。
(3)103年:每一申請案以8萬為補助上限,依社區申請內容現況進行評選,計補助6社區進行綠美化工作,增加綠化面積計2,733平方公尺,共栽植喬木177株、灌木2,570株。
(4)104年:推動社區綠美化補助計畫分為新設點及撫育養護二部份辦理補助,辦理內容如下:
A.新設點:每一申請案以8萬為補助上限,依社區申請內容現況進行評選,計補助4社區進行綠美化工作,增加綠化面積計2,800平方公尺,共栽植喬木48株、灌木6,857株。
B.撫育養護:對於曾接受補助,仍需後續維護養護社區,可提後續維護計畫,據以評選12社區進行補助。計2社區進行後續維護。
4.平實營區中央公園新建工程
(1)共構水與綠+生態之優質公園「翡翠項鍊之星」多功能核心公園新亮點。
(2)東區第二大公園面積7公頃。
(3)住宅區與商業區中介空間綠廊。
(4)建置北、中、南滯池及生態砌石溝,提供防災安全與生物廊道。
(5)改造營舍為具休閒、展示等區域服務核心,現有營舍轉化利用為環境藝廊。
(6)妥善保留92%老樹,建構東區都市之肺意象。
5.西港區綠川廊道第四期綠美化及週邊相關工程
改善閒置空地綠美化,種植喬木110株、灌木2,338株。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一、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一)101年~108年城鄉風貌專案計畫成果效益
年度
項目
|
101年
|
102年
|
103年
|
104年
|
105年
|
106年
|
107年
|
108年
|
總計
|
綠美化面積(㎡)
|
1,715,964.12
|
60,000
|
11,509
|
155,144
|
86,013
|
35,930
|
197,213
|
9,944
|
2,271,717
|
減碳量(T)
|
3,432
|
120
|
23
|
310
|
172
|
72
|
3,944
|
199
|
8,272
|
(二)101年~108年好望角專案計畫成果效益:
101年為第一年試辦,未納入綠化面積統計及固碳量計算。
年度
項目
|
101年
|
102年
|
103年
|
104年
|
105年
|
106年
|
107年
|
108年
|
總計
|
成效(實際完成)
|
完成21處工程
|
完成16處工程
|
完成17處工程
|
完成17處工程
|
完成15處工程
|
完成16處工程
|
完成10處工程
|
完成15處工程
|
完成127處工程
|
綠化面積(㎡)
|
未統計無法估算面積
|
9,200
|
9,800
|
6,000
|
6,630
|
3,120
|
3,280
|
4,188
|
42,218
|
固碳量(噸)
|
未統計無法估算固碳量
|
18.4
|
19.6
|
12
|
13.26
|
6.24
|
6.56
|
8.38
|
84.44
|
(三)101年~104年綠美化計畫成果效益:
101年~104年喬木總固碳量達235.2公噸,灌木總固碳量達41.08公噸,總固碳量達276.28公噸。
年度
項目
|
101年
|
102年
|
103年
|
104年
|
合計
|
喬木固碳量(公噸)
|
108.72
|
72.48
|
42.48
|
11.52
|
235.2
|
灌木固碳量(公噸)
|
16.79
|
6.61
|
4.82
|
12.86
|
41.08
|
總固碳量(公噸)
|
125.51
|
79.09
|
47.3
|
24.38
|
276.28
|
(四)平實營區中央公園新建工程
(1)原有植栽634株,現地保留581株,保留92%營區之大樹。另新植252株,共有833株。
(2)公園兼具滯洪防災功能,容洪量為7,519 M3,相當於三座標準游泳池水量。
(3)保留屋況良好5棟舊有營舍,作為公廁及展示藝文空間。
(4)拆除之廢料作為公園景觀之素材。
(5)以生態工法建置砌石護岸及滯洪池。
(6)節能LED照明與運用太陽能設計
(五)西港區綠川廊道第四期綠美化及週邊相關工程
改善閒置空地綠美化,種植喬木110株、灌木2,338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