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執行成果摘要
臺南市政府為確保濕地天然滯洪等功能,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生態保育及利用,補助民間團體或大專校院等,以由下而上之方式參與濕地生態保育,辦理多場環境教育宣導活動,期望藉由環教活動讓學生或民眾慢慢重視濕地保育的重要性。這期間也逐步完成四草、鹽水溪(東側)、七股鹽田濕地、六甲區埤塘濕地、二仁溪口濕地、雙春侵蝕海岸暨地層下陷區生態調查及學甲濕地等保育計畫,並辦理八掌溪口(臺南市轄內)、嘉南埤圳(臺南市轄內)、官田及北門濕地之經營管理、規劃、審查及處分作業,透過結合在地NGO團體成立巡守隊、辦理淨埤淨灘及環教宣導等活動,結合大家的力量共同維護國家濕地。
二、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102年至108年
(二)階段性目標與成果:
1.102年:
完成四草、七股鹽田、嘉南埤圳、北門、鹽水溪(東側)及八掌溪口重要濕地保育行動計畫。主要成果包括:背景環境生物監測、成立「北門潟湖流域巡守隊」、「八掌溪口河川巡守隊」及「鹽水溪口河川巡守隊」。辦理「來濕地上課囉!!!!」、「新化區埤塘環境及生物簡介與基礎調查」訓練、「Discovery-生態鐵馬之旅」、「濕地生態教學園區」環境教育解說、重要濕地政策與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育校園巡迴教育推廣等教育宣導活動。以及辦理七股鹽田社區導覽員培訓、濕地漁民工作坊、濕地農民工作坊、濕地旅遊工作坊及成果座談暨共識會議。
2.103年:
補助學校及民間社團辦理「七股鹽田濕地」等5項計畫,研擬「未來 10 年七股鹽田濕地科學研究架構規畫」,執行本市濕地棲地環境營造、背景環境生物及社會長期調查研究與監測、社區參與濕地經營管理、教育推廣等工作。
完成七股鹽田濕地、嘉南埤圳濕地、北門濕地、八掌溪口濕地及二仁溪大甲濕地保育行動計畫。主要成果包括:背景環境生物監測、「未來 10 年七股鹽田濕地科學研究架構規畫」、建置「嘉南埤圳濕地及週邊埤池清查與地理資訊系統」、「嘉南埤圳濕地保育利用計畫(初稿)」、製作「鰻遊密蟳北門嶼」宣導短片、成立「北門潟湖流域巡守隊」及「八掌溪口河川巡守隊」、二仁溪大甲濕地環境維護與生物棲地營造。辦理七股鹽田濕地漁民工作坊、濕地農民工作坊、濕地旅遊工作坊及成果座談暨共識會議。以及辦理「濕地上菜囉!!」、「北門潟湖流域及八掌溪口巡守教育訓練」、二仁溪大甲濕地棲地服務學習等教育宣導活動。
3.104年:
補助學校及民間社團辦理「嘉南埤圳濕地」 等4項計畫,研擬濕地保育利用計畫(初稿)。執行本市濕地棲地環境營造、背景環境生物及社會長期調查研究與監測、社區參與濕地經營管理、教育推廣等工作。
完成嘉南埤圳濕地、北門濕地、八掌溪口濕地及二仁溪大甲濕地保育行動計畫。主要成果包括:背景環境生物監測、建置「嘉南埤圳濕地及週邊埤池清查與地理資訊系統」、「嘉南埤圳濕地保育利用計畫(初稿)」、「北門濕地保育利用計畫(初稿)」及「八掌溪口濕地保育利用計畫(初稿)」、製作「鰻遊密蟳北門嶼」宣導短片、二仁溪大甲濕地環境維護與生物棲地營造。辦理「濕地上菜囉!!」、「北門潟湖流域及八掌溪口巡守教育訓練」、二仁溪大甲濕地棲地服務學習等教育宣傳活動。
4.105年:
補助公所及民間社團辦理「六甲區埤塘濕地」及「二仁溪下游濕地」2項保育行動計畫,主要成果包括:背景環境生物監測、埤塘濕地潛力評估、建置環教解說設施、埤塘小旅行規劃、推動棲地營造及大甲國小濕地學習課程、培力社區參與濕地經營管理、辦理嘉南埤圳埤塘及二仁溪濕地推廣宣導等活動、研擬二仁溪口保育利用計畫及舉辦成果座談會。
5.106年:
補助公所及民間社團辦理「六甲區埤塘濕地」、「二仁溪口濕地」及「學甲濕地」等3項保育行動計畫,其主要成果包括:辦理埤塘環境教育課程1梯次、小旅行動線規劃1條、六甲區埤塘濕地保育利用及管理計畫工作會議5場次;「二仁溪口棲地服務學習」累積35場次、「大甲國小濕地環境學習課程」共6堂課、「人文種子教師培訓」共8堂;辦理「學甲濕地鐵馬行親子體驗營」1場、「開設假日導覽解說班」14節及「學甲濕地寫生比賽」1場。
在濕地經營管理方面,辦理嘉南埤圳濕地生態體驗1場、北門濕地生態體驗遊程7場、報紙宣導廣告3則、辦理官田濕地及鄰近地區水雉度冬巡守等濕地保育推廣之成果。
6.107年:
補助民間社團辦理「二仁溪口濕地」及「學甲濕地」等2項保育行動計畫,主要成果包括:完成背景環境生物資源共4季調查、推動濕地環境學習累計34場、辦理社區保育行動與棲地巡守及管理工作坊共計5場、推展共計4場生態觀察與體驗活動、鳥類調查與公民科學於今年度調查種類共計31科71種;辦理學甲濕地黑琵數來寶親子營及淨灘活動各1場、植物鹽定復育計0.3公頃、製作學甲濕地環境故事繪本─「滄海桑田話濕地」。
在濕地經營管理方面,辦理菁埔埤淨埤及雙春淨灘各1場、國中小學濕地保育及環境教育宣導課程計41場次、濕地環境教育有獎徵答暨手做彩繪活動1場、白河蓮花節濕地生態體驗遊程5場、報紙宣導廣告2則、北門濕地結合環境教育利用改善規劃設計等濕地保育推廣之成果。
7.108年:
補助學校及民間社團辦理「二仁溪口濕地」、「雙春侵蝕海岸暨地層下陷區背景環境生物及生態」及「學甲濕地」等3項保育計畫,主要成果包括:辦理生物資源調查4季次、進行濕地環境教學及教育推廣活動共16場、辦理棲地服務學習18場、舉行2場次解說活動,辦理保育志工培訓及社區資源規劃討論會各1場、進行36場次棲地維護河川巡守、邀請民眾參與鳥類志工調查共9場;辦理生態監測調查各4季次調查、潮間帶沙灘與保安林面積消長、資料分析整理及研擬明智利用檢核表初稿、辦理訪談與成果座談會各1場;完成建置濕地生態景點解說牌共12面、辦理學甲濕地保育輕旅行4場、辦理成果座談會1場。
在濕地經營管理方面,辦理淨埤活動
1場、仿生科學夏令營
5場、濕地環教宣導講座暨手做彩繪活動
2場、濕地生態踏查志工─基礎及進階訓練課程
2場、「濕地不只有生態」系列環教推廣活動
6場、濕地推廣講座課程
19場、國中小濕地生態環教入校宣導講座
109場、、濕地宣導之插播廣告
500則及專訪
10則、報紙宣導廣告
1則等濕地保育推廣成果。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三、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02年~104年濕地面積共18,329公頃,總固碳量達162,944公噸/年
項目
年度
|
每公頃濕地每年可固碳量(公噸)
|
濕地面積
(公頃)
|
固碳量
(公噸/年)
|
102年
|
8.89
|
9,344
|
83,068
|
103年
|
8.89
|
6,341
|
56,371
|
104年
|
8.89
|
2,644
|
23,505
|
總計
|
18,329
|
162,944
|
105年~108年依中央公告本市濕地面積計算每年共10,331公頃,總固碳量達91,843公噸/年
項目
年度
|
每公頃濕地每年可固碳量(公噸)
|
濕地面積
(公頃)
|
固碳量
(公噸/年)
|
105年
|
8.89
|
10,331
|
91,843
|
106年
|
8.89
|
10,331
|
91,843
|
107年
|
8.89
|
10,331
|
91,843
|
108年
|
8.89
|
10,331
|
91,843
|
總計
|
367,3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