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臺中地質多屬於礫石層,舖設「透水地磚」可讓硬性鋪面最小化,加強瞬間大雨排水,避免路面溢淹,更可發揮「水撲滿」儲水功能,配合區域需求針對部份人行道採透水鋪面的設置,取代原先不透水鋪面,近年來推動透水鋪面以學校周邊人行道、停車場以及公園等等的公共設施用地為主。未來仍會持續在人行道、自行車道、公園及公有停車場等公共空間推動「透水性舖面」,落實「海綿城市」之永續願景。
階段性目標:
1. 活化步道下方土壤,回復土壤自然滲濾功能
2. 降低路面溫度,以抑制熱島效應
3. 減少地表逕流,回收雨水以降低都市河川洪患。
4. 使地底水氣與人行道空氣流通,建構一個小型資源循環區域
5. 未來持續將透水鋪面延伸至其他人行道、自行車道、公園及公有停車場等公共場所。
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根據統計後得到,西區近年透水鋪面面積總和約為約6300m2,地點及減碳成效如表所示:
地點
|
面積(m2)
|
減碳成效 (kgCO2 /yr)
|
公園
|
茄苳生態公園
|
1,050
|
6.887
|
東興公園
|
2,000
|
12.961
|
綠園道
|
梅川綠園道
|
1,500
|
9.721
|
草悟道
|
1,750
|
11.255
|
總計
|
|
6,300
|
40.8241
|
以內政部營建署,建築基地保水設計技術規範(101.6.27修正)計算保水量,西區的透水鋪面保水量為:Q=0.5 × A × f × t + 0.05 × h × A,其中:
A=鋪設面積 (m2)
f =0.00001 (以不良級配礫石估計)
t=最大降雨延時基準值(s),標準值為86,400sec
h=透水鋪面基層厚度(m)≦0.25
計算可得保水量約Q=0.5×(1050+2000+1500+1750)×0.00001×86,400+0.05×0.25×(1050+2000+1500+1750)= 2800m3
Ø統計2018年臺中市臺中(467490)觀測站測得年降雨日為90日
(http://e-service.cwb.gov.tw/HistoryDataQuery/index.jsp)
估算年保水量如下:
Ø年保水量=Q×年降雨日數=2800*90=252,000 (m3/year)
Ø年保水量換算成用水度數=252000(m3/year)/1,000=252度/年
根據環保署減碳行為所揭示,節省1度水可以減少0.162kgCO2計算,效益為減少40.824kgCO2 /yr。
Ø減碳量計算:
252度/年×0.162kgCO2/度=40.824kgCO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