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全球資源正快速耗竭,國際社會大力主張保護現有資源,而大量燃燒紙錢與香枝,並不符合國際趨勢,且焚燒會釋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暖化問題,間接影響人類的生存環境。因此為修正國人對紙錢使用的迷思,公所配合政府近年推動的紙錢減量政策,逐步改善國人大量焚燒紙錢的習慣。
(一)配合臺中市政府建構低碳家園節能減碳政策之推動,對於改善焚燒紙錢問題有幾項因應措施,持續推動「環保祭祀」,倡導「四少一功德」,即「少焚香、少紙錢、少鞭炮、少蠟燭、以功(米)代金」。環保局表示,截至109年3月為止,已有超過八成的宮廟響應,估計一年可減少2.5億支香,PM2.5約減少4.3公噸,兼顧環保與信仰。
(二)本所積極輔導宮廟建置環保金爐,不僅能有效的使紙錢完全燃燒,阻絕黑煙的產生,更能有效利用水洗系統攔截飛灰散布到空氣之中,因此環保金爐比一般傳統金爐更可以降低空氣汙染的程度,既可兼顧傳統民俗活動,又可以進行環境保護。
公所將持續輔導建置環保金爐,並請廟方配合進行各項減碳宣導與示範,使居民與香客接受減香之觀念,不僅如此,各廟宇中的神明燈、文昌燈或光明燈皆須24小時處於點燈狀態,本所亦積極輔導轄內廟宇推動室內高效率燈具,鼓勵廟方將長時間使用之燈具汰換為LED燈泡,降低能源消耗與電費支出,鼓勵其落實廟宇優質化的相關政策,以利爭取未來市府專案補助,最終目的乃是每家立案廟宇均能成為優質化的低碳示範廟宇,而小型廟宇也能跟進落實相關的低碳民俗活動,期許未來能朝向環保寺廟發展。
執行前後差異
為了民眾健康及維護空氣品質,公所特別提出普渡新文化「以花代香心意不減」,指民眾可透過選購環保普渡金或改以鮮花、素果等其他祭品祭拜,另外民眾可利用紙錢集中收運服務,由清潔隊收集後再送往完成淨爐之焚化爐焚燒;而選購經檢驗符合國家標準(CNS)之金銀纸及香品,均能達到減少因燃燒產生有害空氣污染物之目的。
除倡導環保祭祀,公所配合市府積極輔導宮廟節能減碳,使用節能燈具將祈福的光明燈、太歲燈改為LED燈,雙管齊下,打造健康、舒適的祭祀環境,同時維護空氣品質少焚香首推「一炷心香」及「一爐一香」,再廣推「團拜一炷香」,以及與本區清潔隊合作設置紙錢集中處,由清潔隊收集後再送往完成淨爐之焚化爐焚燒。
推廣低碳民俗活動民眾參與成果:
時間(年)
|
相關推廣主題
|
場次
|
參與人數
|
105
|
環保普渡金
|
20
|
350
|
106
|
一爐一香
|
25
|
500
|
107
|
以花代香祭祀
|
25
|
400
|
108
|
紙錢集中燃燒
|
3
|
100
|
本公所106年及107年中元節辦理環保祭祀宣導活動共計辦理場次,宣導效益如下表所示:
活動日期
|
活動名稱
|
辦理單位
|
辦理場次
|
推廣人數
|
106年中元節期間
|
106年中元節環保祭祀
宣導活動
|
西區轄內各宮廟
|
15場
|
每場次参與人數約
50人
|
107年中元節期間
|
107年中元節環保祭祀
宣導活動
|
西區轄內各宮廟
|
15場
|
每場次参與人數約
50人
|
108年中元節期間
|
108年中元節環保祭祀
宣導活動
|
西區轄內各宮廟
|
15場
|
每場次参與人數約
50人
|
本區配合政府環保祭祀政策推廣環保普渡金,以小份量一戶一份適量燒環保新概念,減少大量焚燒帶來之空氣汙染,進而逐年陸續推動相關環保祭祀政策,諸如紙錢三燒(集中燒、不要燒、減少燒)、輔導區內寺廟設置環保金爐或裝置省電LED祭祀燈具、一爐一香、以米代金等,提供部份仍有燒金需求民眾新的環保選擇,讓清明時節或中元普渡等大型祭祀活動環保又誠心。
(一)西區環保寺廟觀念盛行,目前區內已有多處宮廟響應建置環保金爐:
(1)土庫吉龍里福德祠
(2)中興里福德祠
(3)財團法人臺中市上公舘福德宮
(4)公正里福德祠
(5)台中市東興福德廟
(6)和龍里天玄宮
(7)財團法人台中市慈聖宮
(8)財團法人臺中市應天宮蘇府王爺廟
(9)財團法人台中市公正福德祠
(10)台中市西區藍興福德祠
(二)依據環境資訊中心(TEIA)資料顯示,每燃燒1公斤的紙錢,平均約產生1.5公斤的二氧化碳,以本區十處宮廟平均每一處每年香客約10,000人次,假設每人每次祭拜使用0.5公斤之金紙,十處寺廟每年將產生50,000公斤的二氧化碳,現今飛灰處理設備之效能約可減少70%空氣汙染物排放,以此估算十處寺廟每年可減少35,000公斤之二氧化碳排放。
[計算方式說明:60,000人次*0.5公斤金紙*70%=21,000公斤/每年]
為維護空氣品質,本公所鼓勵區內各寺廟設立完善的空氣汙染防制設備,以減少紙錢焚燒所產生的廢氣,減少對附近居民居住環境的污染,降低空氣中的漂浮物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