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臺中市西區公所為推廣社區民眾設置太陽光電系統,打造低碳社區之優質居住型態,積極推動太陽光電系統,並於西區東興公園設置太陽能光電板等設備使之成為綠能建築示範公廁,目標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建立無汙染與節能的再生能源利用示範,推動環保共識,以潔淨再生能源,降低對環境之衝擊,達到推廣再生能源設置,逐步降低對於傳統火力發電及核能發電依賴,在民國105年已完成設置1.38kWp裝置容量且至今(109年)仍持續運轉使用中。
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 太陽能光電的運作模式,乃是透過白天太陽光照產生的能源,藉由太陽能電池能量轉換的模式儲存到電瓶,再由電瓶的電力供給,提供照明的使用,希冀讓民眾瞭解臺灣綠色能源開發技術已純熟,且臺中一年四季日照充足,非常適合太陽能光電的設置,了解再生能源利用以及環境友善意涵,不僅不會造成環境污染,也能達到節能減碳之功效。
2. 東興公廁在未改善前確實會對公園環境造成很大的影響,除了如廁不方便之外,臭味真的會讓人不敢靠近,因此與環保署討論後,決議在建築主結構未變動之下,將原本老舊的公廁,改建成為綠能建築示範公廁,如此一來,不但解決原先的問題,還是臺中首座的太陽能光電公廁;其減碳效益如下所示
※依能源局公布1度電產生的二氧化碳為0.554公斤※
太陽能光電板裝置容量共約1.38kWp,每天等效日照以3.5小時計
每年估計總發電量約:1.38kWp x 3.5小時x 365天=1,763度
歷年發電量(105年~109年):1,763度 x 4年=7,052度
歷年減碳量:7,052度x 0.554 kg CO2 /度= 3,907 kg CO2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