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或雨撲滿) 公所於樓頂裝設雨水回收系統,將雨水或生活雜排水貯集、過濾、再利用,系統處理後之用水主要用於澆灌及清洗。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雨撲滿是將雨水累積用於現場儲存再利用,不使其流失之工具。可用用於花園、牲畜、灌溉的水。在荒溪型地形的台灣,時常有限水的情形,雨撲滿的設置,能使水資源能充份的被使用,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本所大力推動綠美化並鼓勵各里透過年度里環境評比計畫,或環保局相關輔導獎勵補助措施,以輔導建議各里裝設雨撲滿等回收系統,讓雨水得以由屋簷沿著裝設延伸的水管流至雨撲滿中,並於回收桶下方裝水龍頭接水回收再使用,進行認養公園植栽澆灌或公廁清潔使用,截至目前已成功輔導多數里內認養公園,與閒置空地綠美化植栽處設置雨撲滿等回收水設施,讓天然水資源得以充分循環再利用,實踐低碳節能環保成果。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透過本所與各里的長期配合宣導下,目前已有社區裝設雨撲滿回收貯留設施,用來進行綠美化植栽相關養護與水資源澆灌來源,在綠化措施有效增加生態效益的同時,無形中灌輸了里民們珍惜水資源不隨意浪費的良好習慣。 尤其是夏季是用水量最大的季節,除了廣設回收天然雨水的雨撲滿設施外,亦鼓勵民眾充分利用冷氣出水口排放的水資源收集冷氣水,來澆灌養護居家植栽,皆獲得多數里民響應與實際行動,對政府低碳節能的環保教育推動頗獲認同與支持。 節水政策及推廣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 區公所於每月環境清潔日進行節水宣導,106年至108年共辦理36場次節水宣導,宣導人數達2,295人。 (1)本區設置雨水儲桶容量約40公噸,至109年都能維持良好的運作,將這些雨水回收利用於花圃的澆灌,每年約可節省240度水資源,可節省2,760元。 (2)依據台灣自來水公司資料,107年度每度用水排放CO2約當量0.160公斤CO2/度,每年省水240,000公升,預期減碳量為38,400kg二氧化碳/每年,顯示循環使用了這些水資源,能避免取用自來水造成能源二度浪費。 照(影)片 雨水回收灌溉 雨撲滿系統 雨撲滿系統 雨撲滿系統 行動項目執行內容 整體流程 整體流程 本所於推動里內綠美化與開心農場等認養維護地點同時,考量區域用水問題以及生態綠化對於水質的要求無需太高,故大力提倡裝設雨水貯留再利用設施並定期於各里現場場勘,尋求最佳裝設地點並輔導改善: 1. 初期本所結合各里各式公眾活動場合廣為宣導,讓民眾認知何謂低碳節能循環使用的必要性,同時鼓勵各里長率先於里內綠美化認養處裝設,以長期用為植栽澆灌水資源來源。 2. 透過年度里環境評比計畫與環保局低碳輔導改善措施,鼓勵各里踴躍參與,並藉由本所各式建議輔導與經費補助得以順利進行,過程中透過評委現場場勘與提供專業上建議下,讓里內得已有明確的改善方向與認知。 3. 里內經由定期的評比輔導措施下,明顯提升雨撲滿裝設的意願與成果,在水資源利用上,更能充份發揮節能永續的精神,並得以發展出雨撲滿一桶多用的創意型式,推動雨水回收資源循環的環境友善措施。 後續管理 雨水回收系統因收集天然雨水之故,經過屋簷與管線過程中,不免有部分小型雜質會進入到雨水回收系統當中,且考量到雨水收集管線穿過雨撲滿上方加蓋處的縫隙,易孳生蚊蠅的造成登革熱的問題,除了雨撲滿上方加蓋處,加裝紗網以減少細小碎石和落葉等雜物流入更能避免蚊蟲孳生,後續也建議各里須定期開蓋檢視確保桶槽不要蓄積雜物,造成蓄水功能不佳與水質惡化狀況產生,達到最佳回收水資源成果。 行動項目: 實施地(社)區災害防救與預警通報 2020-02-13 推廣使用節能電器 2020-08-26 推動環境教育場所認證 2020-08-13 原生種植樹造林 2020-08-13 推動家戶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 2020-08-14 推廣綠色旅館(縣市層級或鄉鎮市區層級) 2020-08-13 結合學校、企業、社團或團體推動低碳永續教育宣傳 2020-02-13 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2020-02-13 落實機關節約能源行動計畫 2020-02-13 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2020-08-14 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2020-02-13 推廣綠色採購 2020-08-13 推廣場所適度照明 2020-08-13 推動低碳民俗活動 2020-08-13 推動舊建築保存再利用 2020-08-14 區域天然災害潛勢整合分析 2020-02-13 推動魚菜共生 2020-08-13 推動低碳永續義志工培訓 2020-08-13 推動透水鋪面 2020-02-13 區域綠美化 2020-08-13 推廣使用省水設備(器材) 2020-08-26 辦理二手跳蚤市集活動或建置交換平台 2020-02-13 推廣使用電動機車(含充電站或電池交換系統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