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置綠色基盤、區域保水降溫設施
設置初期主要由里長爭取區公所補助及配合小型工程款的投入後,開始進行現場規劃及相關設置作業,後續維護則由里內志義工協助平常環境清潔作業。
2. 種植原生或誘鳥誘蝶植栽
此苗木培育之設置經費初期苗木種植是由里內資收金購置,整地、挖土、種植與澆灌都由里長和環保志義工進行整理,如遇苗木生長不良情形,則由里辦公室利用回饋基金進行補充購置補植。管委會也會自行購買育苗或由里辦公室提供。
3. 區域綠美化
由社區發展協會、里辦公室維護平時管銷費用。並由里民和志義工自行捐助苗木種植並分株,而後續維護作業則由志義工、社區發展協會、社區民眾進行認養,來進行清潔與維護作業,變相減少人事成本之支出。
4. 推動透水鋪面
推動透水鋪面行動項目為里辦公室請區公所協助,區公所進行編列費用後,將此處整理一處綠化空間,後續維護則由里基層經費支援管理。
5. 推動社區農園
設置後經費支出主要來自於作物苗採購以及水資源灌溉兩部份,這部份的經費大多由志義工自願性奉獻,水資源則以雨水回收為優先,多於部份則由公共經費支應。另外因為我們自己設置堆肥區域以及進行所有施種、除草除蟲工作,所以省下了許多人事成本以及肥料採購、農藥的成本。
6. 推廣場所適度照明
由社區自行籌款經費,後續維護管理工作由社區自行負責。
7. 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主要由里辦公室與社區發展協會基金管銷費用;慶順宮管理委員會基金進行燈具的汰換。
8. 推動申請綠建築標章
由瑞峰國小向相關機關申請補助經費。由於建置綠建築的項目較多,各項各相關單位進行申請經費,並由臺中市環境保護局協助輔導申請綠建築之證照。
9. 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里辦公處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申請低碳示範社區之補助經費。
10. 設置風力發電系統
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補助低碳社區經費。
11. 推廣綠建材
本工作項目由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等出資搭建,後續維護管理執行人力由社區志工自發性響應參與,無多餘經費支出。
12. 推廣使用電動機車(含充電站、電池交換系統)_
經費主要由環境保護局「臺中市電動汽車充電站設置補助執行計畫」補助。
13. 推廣資源回收與再利用(含家戶資源、廚餘、巨大廢棄物)
里辦公處向環保局申請社區環境改造計畫之經費。環保皂製作教學活動,則由里辦公處自行籌措活動所需之材料及工具辦理。
14. 辦理二手跳蚤市集活動或建置交換平台
舉辦活動時的經費主要用於器材租用、伙食準備等,至於二手物資僅為收集以及志義工志願性投入之勞力協助維修工作,並無使用到任何經費,反而可以透過民間資源挹注產生後續慈善經費等,相當有意義。
15. 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或雨撲滿)
使用社區環境改造經費,里辦公處自行出資彩繪水槽以及架設蒐集車棚雨水和澆灌植物之管線。
16. 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落葉棄棄物由里民提供,社區發展協會提供人力協助曝曬處理,活動辦理使用,本行動項目無其他經費使用。
17. 推動低碳永續義志工培訓
里長透過環保基金協助提供志義工執行工作時所需之開銷,該項基金由里民提供之資源物資兌換而來;此外也會運用市府補助之經費進行相關訓練。
18. 辦理低碳永續家園相關主題博覽會/展示活動
里長主要利用各項基金經費之文宣進行宣導辦理。
19. 結合學校、企業、社團或團體推動低碳永續教育宣導
由於本社區辦理的相關低碳推廣活動則是與各個不同的單位合作辦理,除了社協自籌得經費外,還會有各單位的補助經費,例如文化局、民政局、環保局、台灣電力公司等單位。每年辦理場次約10場以上,每場經費約補助30,000~50,000元不等。而活動辦理需要之人力則透過社區發展協會志工及熱心的社區民眾協助,引入民間人力資源,以減少人事費之開銷。
20. 在地飲食或共餐
社區自辦之活動所需之材料或工具由里辦公處或社區發展協會自行籌措,活動之人力成本和講師為里內志工,活動所需之場地為里辦公處所籌備。
21. 實施區域災害防救與演練
自主防災活動之經費,由臺中市政府專案計畫補助相關活動,而後續每年度定期舉辦之自主防災訓練講座,亦與消防局申請相關經費支應,其餘活動人力則是透過里長、志義工、鄰長協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