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統計至108年1-12月,本市利用垃圾焚燒進行發電之發電量總計為438,082.74仟度,其中文山廠82,316.95仟度、后里廠175,894.1仟度及烏日廠179,871.69仟度,三廠發電量差異主要與三廠設置發電容量及營運年限(文山廠以逾23年)不同有關。依經濟部能源局公佈之107年度電力排放係數:每度電約排放0.533公斤的CO2計算,減碳量233,498公噸,年度減碳量達成率為98.4%。
廠別
|
文山廠
|
后里廠
|
烏日廠
|
發電容量
|
13MW
|
22.6MW
|
26.2MW
|
營運期間
|
84年迄今
|
89年迄今
|
93年迄今
|
項目
|
預計
|
實際
|
減碳達成率
(%)
|
目標
(度)
|
減碳量
(噸CO2e)
|
達成量
(度)
|
減碳量
(噸CO2e)
|
焚化廠
發電計畫
|
446,000
|
237,272
|
438,082.74
|
233,498
|
98.4
|
|
以垃圾為燃料,利用燃燒垃圾產生的熱能發電,並將電力供應至台灣電力公司,利用處理垃圾產生的蒸氣發電,充分利用燃燒垃圾產生之熱能,促使焚化廠達到節能減碳之功能。後續將引用更佳之垃圾處理技術,包含提升發電量及空氣污染防治設備,並以節能減碳為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當今先進國家人口密集之都會區,早已採用垃圾焚化方式處理一般家戶垃圾,該處理方式不僅可以節省龐大掩埋場用地,所帶來之污染亦能降至最低(如臭味、污水、腐植土處理),另一方面焚化垃圾所產生之熱能亦可透過蒸氣發電提供民生使用,確實回收廢熱達到資源循環之效益。
本市擁有三座分別為文山、烏日,以及后里垃圾焚化廠,廠區不僅有效率地以環保低汙染工法處理大量民生垃圾,將汙染排放降至最低,且致力推動多元垃圾處理方案,藉由焚化廠的廢熱回收鍋爐系統提供蒸汽於渦輪發電設備進行發電,渦輪機發電所產生之電力,除提供廠內使用外,所剩餘之電力則售予台電公司。
廠內重視自主環保督察以及廢棄物資源循環再利用,提升焚化廠處理量能,並於每年環保署評鑑考核接獲優等,其中烏日焚化廠積極推動節能設施,提升廢熱回收發電效能,由售電量1.36億度及售電率79.16%,提升到售電量1.44億度及售電率80.77%,達近年最高值,售電績效全國第一殊榮。
有鑑於目前廢熱發電係以焚化廠為主要生產大宗,未來政府將更精進渦輪發電系統,提升廢熱回收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