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擁有548座公園、237座綠地廣場、34條園道,綠化面積共7,883,622m2,每位市民平均享有9.92m2綠地,以環保署建議值為23公噸/公頃作為減碳效益估算,每年減碳效益高達18,133.2 tCO2e/公頃。
至今臺中坐擁歷史悠久以及全台面積第二大綠化公園,讓民眾增加綠色生活品質:
1. 臺中公園:
臺中公園,又稱為中山公園 ,面積達10.5公頃,1903年,臺灣正值日據時代的「街區改正」計畫,是臺中目前唯一自日據時代保留至今的公園,有獨特的歷史意義,並保留大面積原生樹種及滯洪性水池,是位於鬧區舊城中的綠地。
2. 水湳中央公園:
位於水湳智慧城的「中央公園」是全國第二大綠化公園,面積達67公頃。園區內積極提高的喬木比例,增植毛柿、烏心石、黃連木、樟樹、櫸木、牛樟、台灣紅豆等台灣原生樹種,全區總約1萬棵樹木;同時利用地形起伏引進氣流,建置5座滯洪池調節氣候,更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再生太陽能源,使中央公園成為全台首座都會區大型智慧低碳的特色公園,更是調節全市氣候的「綠色之肺」。
直至108年10月底止,市政府補助全市12區共20筆公私有、面積約5.92公頃空地綠美化;另有10筆、面積共約4.98公頃空地自行完成綠美化空地設置,並獲得私人企業響應,包括國雄建設、雙橡園開發公司、順天建設、慶仁建設及龍寶建設等5間建設公司,將尚未建築基地進行綠美化。
為減少髒亂點以及裸露地的揚塵,本市共開創出54處綠美化地點,種植3800多棵喬木及12萬多棵灌木,包括市定古蹟摘星山莊、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大甲日南火車站等,綠美化面積已達20餘公頃,減碳效益達到約463公噸;明年將可再增加綠美化面積約17.6公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