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說明推動期程及階段性目標
隨著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成為民眾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交通工具,人行道也成為串起各種運輸工具間最安全且舒適的環境,然近年因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出現,降雨型態改變造成暴雨頻率增加。
香山區公所為因應氣候變遷,為強化區域韌性,積極向市府爭取鋪設透水鋪面相關計畫,致力提升區域水容受力並改善道路積水、減輕排水系統負荷等,讓來到香山的民眾有舒適道路使用環境。
香山區105年爭取「十七公里自行車道2.0」工程、107年完成多處自行車道透水鋪面改善,107年結合文化局歷史建築景觀改善計畫,將里民活動中心前廣場全面鋪設透水鋪面,該廣場是平常舉辦里民活動的好地點,也是朝山微旅行旅客必經駐足的景點之一,配合景觀改善計畫同時又兼顧環保效益與美觀,除了減少地表逕流量,也減少了排水設施的建造費用。一舉多得。
青青草原是本市重要且熱門的休閒觀光景點,平均每月最多有5萬人次前往,但緊鄰青青草原入口的草原路人行道卻多年沒有翻修,為提升步行品質本所108年辦理草原路人行道整修工程開工,透過人行環境的改善,打造無障礙的透水鋪面,並將1.5公尺的步道拓寬到2.45公尺,總長度483公尺,重塑一個舒適、安全友善的人行空間。
※說明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透水道路設計與施工理念,取透水材料透水性良好、孔隙率高之優點運用於面層與基底層,使雨水通過人工鋪築之多孔隙鋪面,直接滲入路基土壤,而具有讓水還原於地下之性能;並藉由改變道路基底層的材質及施工方式,期能提高現有市區道路的透水性及承載力。歷年鋪設地點、面積、鋪設類型如下。
一、17公里海岸線沿岸多處自行車道鋪設透水鋪面,包含港南風景區、風情海岸步道、白雲橋自行車道等處,鋪設面積共計3,250 m2。
二、朝山里里民活動中心鋪設面積250 m2。
三、草原路道路拓寬及鋪設透水鋪面1,183 m2。
四、合計105年-108年鋪設面積共4,683 m2。
鋪設類型為多孔質連鎖磚,以非連續性拼接塊狀鋪面,鋪面間有較大之間隙可填入砂土,鋪面下採用透水性底層如無細粒料混凝土、砂土層,具足夠之空隙可直接提供植被生長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