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環境教育場所認證 103年起社區即開始培訓還教人員,並由里長帶頭已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資格,並有三位志工正在培訓中,且已設計出針對水土保持、社區金桔體驗、誘蝶的教案課程及學習回饋單,且進行施教作業。105年爭取國家環境教育獎,獲得社區組優等的榮譽。中期已爭取環保小學堂為目標,長期則朝向環境教育場域努力。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社區積極參與公部門辦理環境保護、環境教育相關研習或活動,如雨水收集說明會、防救災人員教育訓練、生態教育訓練、辦理或協辦環境保護與環境教育相關研習課程及活動,為環境教育而努力,並接受團體預約,辦理環境教育課程、戶外學習、觀摩參訪及其他環境教育活動,且透過活動課程或導覽解說,傳達社區對環境教育的作法。 長程(109-110年)的規劃上,以穩定發展、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為目標。實際執行方式是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並讓造訪社區的外界民眾達1,200人次。社區唯有透過不斷努力的過程,改善社區的狀況,才能達到「安和樂利」的目標。 二、定量或定性之差異 103年起社區即開始培訓還教人員,並由里長帶頭已取得環境教育人員資格,並有三位志工正在培訓中,且已設計出針對水土保持、社區金桔體驗、誘蝶的教案課程及學習回饋單,且進行施教作業。105年爭取國家環境教育獎,獲得社區組優等的榮譽。108年已爭取到環保小學堂,環境課程主要包含環保生態解說、主題環教活動(「看山、看古蹟」永康石觀音步道導覽、從廟宇文化尋歷史找回憶(鷄籠中元祭)、環境場域植栽規劃研習-永康果園鄉土教育等),後續期望朝向環境教育場域努力。 照(影)片 將環境優缺點做詳細分析 製作永康社區環境調查報告 摺頁宣導社區營造事務 行動項目執行內容 整體流程 整體流程 1.設計規畫環境教育課程。以國小學童為教育對象,課程設計以活潑、互動為主。 2.培訓環教教育人員。透過聘請外面講師至社區教授,以及提供人員至外培訓的機會,提升社區教育人員素質。 3.設計教案,進行試教。設計在地的環教教案,並藉由暑假期間以在活動中心安親的學生為對象,進行試教。 4.設置環教書櫃。募集與購買環教教育相關書籍,放置於活動中心讓學童、民眾得以閱讀、借閱。 5.辦理宣導活動。 後續維護 由社區發展協會積極參與,期望培育出更多環境教育人士,為環境教育場所助力。 行動項目: 推廣使用節能電器 2020-07-15 結合學校、企業、社團或團體推動低碳永續教育宣傳 2020-07-15 推廣使用環保金爐 2020-07-15 營建廢棄物再生利用 2020-07-15 推廣室內使用節能燈具 2020-07-15 在地飲食或共餐 2020-07-15 辦理低碳永續相關國際合作與交流 2020-08-20 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或雨撲滿) 2020-07-15 推動舊建築保存再利用 2020-08-20 閒置空地綠美化 2020-07-15 推動低碳永續義志工培訓 2020-07-15 推動家戶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 2020-07-15 巨大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2020-07-15 推動低碳結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2020-07-15 推廣使用省水設備(器材) 2020-07-15 辦理二手跳蚤市集活動或建置交換平台 2020-07-15 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2020-07-15 推廣綠色採購 2020-07-15 廚餘回收再利用 20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