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 推動期程
台灣雖然年降雨量多,但因地形關係,雨水快速流入海洋難以儲存,如何有效將雨水貯留再利用,是台灣目前需要克服的難題。因此,在鄉里之間以簡易方式儲存雨水,即是我們此次推動的計畫。雨撲滿系統利用屋簷傾斜讓雨水流入儲存桶內再利用,其用途包括澆灌花圃、清潔或作為小型的消防儲水槽,適當處理後更能作為飲用水。
2. 階段性目標
民治里於今(107)年配合本市環保局建置的雨水回收系統(雨撲滿),將其設置於里民活動中心旁,利用活動中心屋頂作為收集雨水的汲水面,讓雨水沿著屋簷流到水管中,經過過濾及沉澱的過程收集於蓄水桶內,用於澆灌附近綠色植栽、清潔等用途,並邀請中正國小學童於雨撲滿上作畫,藉此活動將雨撲滿系統推廣至校內,灌輸學童資源循環再利用等環保概念。該里民活動中心位於基隆火車站北站出口正對面,配合新的基隆火車站與未來基隆港再生標竿計劃,未來將會有許多商業行為或遊客經過該里民活動中心,將雨撲滿設置於此,不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更提高建置能見度,有效推廣資源循環之概念。
民治里在未推動雨水回收系統前,澆灌里內部分植栽時皆使用自來水,而透過此項建置後讓里內居民了解,雨水取代了需要經過多層處理且花費昂貴的自來水,不但節省水費,也讓雨水被妥善利用,同時更減少了處理自來水的過程不必要之耗能,如抽水馬達所耗費的電力,這樣不僅落實了資源循環的概念,也能同時實行節能減碳,另一方面,更能透過此建設推廣里民資源循環利用的觀念,可謂是一舉數得。此項建置蓄水量為300公升,以此估算平均每日灌溉用水量為60公升計算,約可使用5天,一年下來即可節省21,900公升的自來水,年減碳量為2.9565公斤。(※106年度每度用水排放量0.162 kgCO2e-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布資料)。
計算方式如下:
(365/5) * 300 = 21,900公升
(21,900/1000) * 0.162 ≒ 3.5478kgCO2e-
整體流程:說明執行方式、步驟或程序,以及後續維持運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