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
基隆市政府為推動環境教育向下扎根,由環保局「基隆市推動環境教育綜合管理計畫」於104-105年針對轄內國中小學校辦理戶外低碳永續環境教育宣導活動,以「提升轄內學童環境保護觀念認知」為主軸,規劃國中小學戶外低碳永續環境教育宣導活動,以加強推動轄內環境教育,使參與學童能更深一層地認識環境問題,了解並關切環境資源與生活間之關係。
2.階段性目標:
希翼以本市在地特色地點作為實施本活動之環境實景教學資源,落實鄉土教育,使學童能進一步了解基隆,關懷基隆,進而培養愛基隆的情懷。
106年起推動社區學校媒合環境教育活動,主要以媒合本市社區
(村里辦公室、社區發展協會等單位
)與學校結合辦理環境教育相關活動為主,規劃藉由補助之方式,由社區或學校結合提案,針對相關環境保護議題,透過活動或課程、參訪等方式辦理環境教育活動,期藉此加強推動轄內環境教育,使參與學校師生與社區夥伴能更深一層地認識在地環境文化延續與環境保護相關議題,了解並關切環境資源與生活間之關係。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104年戶外低碳永續環境教育宣導活動結合野鳥學會至本市情人湖公園進行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參訪本市生態環境豐富之場所,讓參與活動的學生透過開放式的生態學習,探索情人湖中豐富的動植物多樣性。本活動主要參加學校對象以基隆市轄內參與環境教育活動較積極的學校:仁愛國小、信義國小、碇內國小、東信國小、月眉國小、港西國小,作為參與對象,考量教學品質,主要原則以每場次活動規劃以30人為限(依各校參與人數而異),戶外教學活動辦理梯次表如下:
2.105年戶外低碳永續環境教育宣導活動與本市野鳥學會合作,帶領學員至本市暖東峽谷進行環境教育課程,藉由參訪本市環境場所,讓參與活動的學生透過開放式的生態學習,探索暖東峽谷中豐富的動植物多樣性,本活動主要參加學校對象將以基隆市轄內參與環境教育活動較積極的學校:仁愛國小、隆聖國小、尚智國小、建德國小等10間國中小學作為參與對象,考量教學品質,主要原則以每場次至少20~30人參與(但依各校參與人數為主),戶外教學活動辦理梯次表如下:
3.106年推動社區學校媒合環境教育活動,透過媒合本市社區與學校結合辦理環境教育相關活動,提供社區與學校合作互助的平台,透過社區資源的運用,使學校落實在地環境教育,進而使學生更了解生長居住的家鄉,增進學生對自然生態及人文歷史的關懷,社區也可藉此吸引年輕族群加入社區環境教育推廣,進而達到社區環境教育扎根工作。本活動參與的單位及活動名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