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 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自91年4月澎湖縣開始營造「青青草園計畫」,目前全縣公私土地執行青青草園有1086處、面積122.4公頃,在108年澎湖縣政府希望達成每年新植造林8公頃、林相更新6公頃的目標,打造澎湖為生機盎然海上花園。其中西嶼鄉小門村主要種植二處,總面積共為532平方公尺,分別為小門社區道路兩旁種植300棵南洋杉,面積約為312平方公尺。另一處為小門社區內種植南洋杉估計約200棵,面積約為220平方公尺。本計畫執行目標如下:
1.綠化閒置縣有土地,創造新的土地利用價值。
2.提高澎湖土地綠覆率、植物樹種及綠容積。
3.提昇居民生活環境品質,改變澎湖城鄉風貌景觀。
4.在青青草園既有績效上,進行創新及改變。
5.推動青青草園永續經營機制。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澎湖地區目前自民國80年起,由中央造林工作隊進行延海地區防風林木麻黃等綠化造林。而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於民國92年起進行推動「青青草園」計畫,以每年平均約增加5公頃草坪綠化面積方式,進行縣內各地推行綠化工作,現今綠化比率約為20.8%,並以原生樹種南洋杉為主要栽植對象,將之進行植樹造林,除了將閒置空地進行再利用外,更可藉由樹種培育來進行固碳作用,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而維護居住環境。
此外,以擴大植樹造林為目標,增加縣內的閒置空地綠化空間,並向縣民宣傳其後續效益,共同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