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參與(民眾):
1.原生種植樹造林:龍門社區民眾幫忙種植社區公園南洋杉等樹木,其中包含社區內部的環境整理,與後續的環境認養,其協助包含澆水或落葉撿拾處理,由民眾協助植樹區的環境整潔。
2.推動區域綠美化:社區整體綠化由社區發展協會規劃,並由社區民眾及發展協會志工共同建置打理。以種植花草等綠化活動加強社區內的綠美化環境,並且定時清掃草皮或社區內環境,使美化得以
受到重視及維護。
3.推動申請綠建築標章:社區民眾可藉由認識綠建築方式,將其設計理念或應用投入至日常生活中,另外民眾也可以向社區發展協會詢問有關於綠建築或是節能電器相關問題,強化社區綠能觀念。
4.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太陽能光電系統的設置,如太陽能板,目前主要提供龍門國小師生,透過能源教育課程教材編列,讓綠色能源在學校扎根與生活的結合,讓師生更了解能源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5.推廣使用節能燈具:由龍門社區志工參與監督進度及品質,並由社區活動中心替換節能燈具與後續的燈具替換及維護。民眾可藉由活動中心的說明體驗並了解節能燈具的重要性,並合力推廣節能燈具的裝設。
6.推動資源回收再利用:龍門國小內由校區內師生共同執行與參與,小學生從小開始便認識資源回收的重要性,並將此觀念帶到每個家庭中。此外平時社區居民也會協助社區內資源回收,使社區能在垃圾減量的部分上發展逐漸穩定、成熟。
7.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民眾可藉由詢問遊客中心了解雨水集中系統相關設施作用及成效,進而認識如何在水資源上做到降低浪費及使用,並希
望能將相關的知識普及出去。
8.結合學校、企業、社團或團體推動低碳永續教育宣傳:龍門海邊淨灘活動主要由社區居民及龍門國小師生共同參與,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從小教起,並將其觀念擴散至各個家庭中,讓社區學生們能更進一步認識社區環境,使社區學生對生長環境有認同感。此外社區環境打掃每周由社區志工及社區居民共同去做打理,藉由全民運動的形式,帶給社區乾淨環境。
9.在地飲食或共餐:龍門社區鼓勵社區65歲以上長者參與社區老人共餐服務,食材烹煮由社區志工來料理,平日用餐環境也定期打掃及消毒,保持用餐環境的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