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參與(民眾):
鐵線社區近年來以社區永續旅遊為目標,且鐵線岸邊潮間帶生物多樣性,每年3-12月都有不同潮間帶產物,是個傳統的小漁村,在社區發展協會帶動下,居民對於社區的活動以及生態環境都很重視,希望可以活絡地方發展。
因此鐵線社區近年來參加社區改造計畫,在各項行動項目也很積極參與,民眾除了利用自己的空地種植蔬果,對於綠美化作業也很重視,並且定期清掃社區和清理潮間帶垃圾,以維持社區整潔。
1.推動透水鋪面:為了維護環境整潔,以及用路人的安全,社區志工每星期會清掃路面積土或小石頭。
2.推動社區農園:社區活動中心旁的社區農園是屬於社區活動中心所有,每天志工或民眾會固定澆水二次,並二個星期 清除雜草,所收成的蔬菜為社區共有,主要提供社區老人共餐食用。
3.推廣使用節能燈具:透過社區活動中心協助節能政策的宣導,讓里內許多住戶以及店家擁有節能概念,選購節能燈具以及具有節能標章之電器產品,社區活動中心是社區居民經常使用的空間,居民也認同將家中需要汰換的燈具改為此類節能燈具。
4.區域綠美化:本里不定期舉辦環境整潔清掃活動,透過廣播邀請社區居民參與共同維護與整潔,並由里鄰長帶領社區居民進行相關執行及維護工作。
5.推廣使用電動機車:澎湖縣縣民可以有多加碼補助,因此鼓勵里民使用電動機車,積極的促進綠色交通工具發展、加速淘汰老舊機車、補助民眾購買使用電動機車、普設電動車充電站及電池交換站,積極推動綠色運輸,以達成打造低碳城市的目標。
6.在地飲食或共餐:政府鼓勵共餐活動,因此在鐵線社區年滿60歲以上長者都可以參加共餐活動。
7.營造生態水岸:社區生態池的周邊環境鐵線社區志工或民眾每月會進行打撈池面垃圾,以維持生態池的存活。
8.推動永續義志工培訓:鐵線社區爭取社區營造經費,鼓勵社區志工或民眾參加潮間帶培訓活動,培訓完成頒發證書。
9.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社區里民利用自家圍牆種植火龍果,並由里民自行定期清理環境,維護自家及社區的整潔。
10.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澎湖縣政府鼓勵縣民裝設太陽能光電系統,環境以定期由社區志工或民眾進行清掃。
11.實施區域災害防救與演練:鐵線社區全部里民共同參與,里民配合市公所及社區長官指示前往避難所避難,在行政作業部分並由里長、鄰長、社區巡守隊等配合支援辦理防災事項。
12.推廣低碳永續旅遊:由鐵線社區志工帶領來鐵線社區旅遊的民眾,騎腳踏車前往鐵線社區繞行,並前往鐵線里的潮間帶進行潮間帶生物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