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低碳民俗活動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為了能維持民間傳統習俗,同時又可改善因焚燒紙錢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花蓮縣環保局自96年起開始推動紙錢集中燒及減量宣導,主要係針對寺廟、企業、機關等於中元節期間減少紙錢焚燒,針對社區周邊道路進行紙錢集中收運,對民眾先導紙錢集中焚燒減少露天燃燒行為。焚燒紙錢與燒香祭拜雖然是宗教儀式中展現對神明或祖先崇敬之方式,但是隨著時代演進和居住環境密集化的影響,燃燒紙錢與拜香所產生的空氣污染均影響著祭拜者與鄰近居民的健康。在各式祭祀減量政策輔導下,希望逐漸改變民眾燃燒紙錢的觀念及習慣,進而改善居家環境與寺廟敬拜場所之環境品質。(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花蓮縣紙錢減量及祭祀不燒金推廣計畫中,以宣導紙錢減量、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網路普渡為主要策略,另對有焚燒紙錢習慣之民眾,以宣導配合紙錢集中焚燒,集中燒污染減量代收服務活動,近四年工作執行成效如下表: 年度 推行策略 執行成果 粒狀污染物削減量(公斤) 氣狀污染物削減量(公斤) 備註 PM10 PM2.5 NOX CO 103 以功代金 927,400元 33.76 26.4 7.49 331.08 約可減少10.82公噸紙錢焚燒 網路普渡 3,356人次 26.18 20.47 5.81 256.73 約可減少8.39公噸紙錢焚燒 集中焚燒 24.8公噸 69.64 54.46 6.86 303.55 104 以功代金 1,447,500元 52.69 41.21 11.69 516.76 約可減少16.89公噸紙錢焚燒 以米代金 29,567公斤 64.57 50.5 14.32 633.33 約可減少20.7公噸紙錢焚燒 網路普渡 3,160人次 24.65 19.28 5.47 241.74 約可減少7.9公噸紙錢焚燒 集中焚燒 31.27公噸 87.81 68.67 8.66 382.74 105 以功代金 1,878,500元 68.38 53.47 15.17 670.62 約可減少21.92公噸紙錢焚燒 以米代金 30,506公斤 66.63 52.1 14.78 653.44 約可減少21.35公噸紙錢焚燒 網路普渡 5,416人次 42.24 33.04 9.37 414.32 約可減少13.54公噸紙錢焚燒 集中焚燒 29.026公噸 80.42 62.89 7.93 350.53 106 以功代金 3,061,000元 111.42 87.13 24.71 1092.78 約可減少35.71公噸紙錢焚燒 以米代金 37,566公斤 82.04 64.16 18.19 804.65 約可減少26.29公噸紙錢焚燒 網路普渡 6,038人次 47.09 36.83 10.44 461.91 約可減少15.09公噸紙錢焚燒 集中焚燒 40.53公噸 113.91 88.86 11.22 496.16 照(影)片 紙錢減量回收海報 垃圾車掛宣傳紅布條 推廣說明會 紙錢減量、以米代金成果發表會 行動項目執行內容 整體流程 1.紙錢集中燃燒:將紙錢集中至設有空氣污染防治設備的廟宇,減少露天焚燒產生空氣汙染 2.以功代金:省下購買紙錢的花費做公益,用功德取代燒金,迴向祖先也兼顧環保 3.使用大面額金紙:祭祀可選用【大面額之金紙】 4.紙錢收運四步驟:(1)填寫普渡疏文(2)預約清運(3)誠心祭拜,祈福平安(4)集中焚燒 後續管理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持續擬定相關計畫與編列經費,推廣廟宇減少紙錢量,以白米替代紙錢,收運本縣收集定點之金銀紙錢,送往配合之環保金爐寺廟或焚化廠焚燒,以有效減少粒狀污染物等,以降低花蓮縣空氣之汙染、維護市民空氣品質與減少氣候變遷之影響。 全民參與 一般民眾 民眾透過推廣之計畫與宣導活動,配合金紙減量回收與集中燃燒,以降低對環境污染與付出一份心力減少氣候變遷之影響。 企業或民間社團 諸多商家配合環保局,架起民眾與廟宇之間的橋樑,收集民眾給予之金紙,統一送至設有環保金爐之寺廟,集中燃燒以降低空氣汙染。 財務規劃 財務來源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編列計畫經費: 103年度花蓮縣紙錢減量及祭祀不燒金推廣計畫2,399,000元整。 104年度花蓮縣紙錢減量及祭祀不燒金推廣計畫2,200,000元整。 105年度花蓮縣紙錢減量及祭祀不燒金推廣計畫2,150,000元整。 106年度花蓮縣逸散污染源稽查管制計畫8,715,000元整。 補助獎勵 無 行動項目: 區域綠美化 2019-08-27 推動公共運輸使用率提升計畫(縣市層級) 2019-08-27 推動地區調適調查及規劃(含環境脆弱度調查與評估) 2018-08-24 濕地保護及生態池建置 2018-08-24 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或雨撲滿) 2018-08-24 推動舊建築保存再利用 2018-08-24 建置公車、自行車或人行專用通行區(縣市層級或鄉鎮市區層級) 2019-08-27 推動低碳永續義志工培訓 2018-08-24 培訓低碳永續技術人員(綠領) 2019-08-27 實施地(社)區災害防救與預警通報 2018-08-24 設置水力發電系統 2019-08-27 推廣冷暖兩用熱泵系統 2018-08-24 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含沼渣沼液農地肥分使用、或推動設置厭氧發酵設施集運處理他場畜牧場糞尿) 2019-08-27 營造生態水岸 2018-08-24 推動社區農園 2018-08-24 落實連鎖企業、中小型服務業節能輔導(縣市層級) 2019-08-27 推廣使用電動車輛(含汽車、公務車或垃圾清運車等) 2019-08-27 推廣使用電動機車 2018-08-24 推廣綠色旅館(縣市層級或鄉鎮市區層級) 2018-08-24 實施低碳永續自治規章 2019-08-27 推廣高污染鍋爐汰換(縣市層級) 2019-08-27 區域天然災害潛勢整合分析 2018-08-24 辦理地(社)區災害防救演練 2018-08-24 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2019-08-27 推動環境教育場所認證 2019-08-27 推廣低碳永續旅遊 2018-08-24 推廣綠色採購 2019-08-27 推動電動公車、大巴士及中巴(縣市層級) 2018-08-24 原生種植樹造林 2019-08-27 推廣使用節能電器 2019-08-27 種植原生或誘鳥誘蝶植栽 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