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花蓮縣以花園城市為發展主軸,而過去花蓮是一個蝴蝶翩翩的縣,蝴蝶的幼蟲對食物選擇具有專一性,以特定植物為主。植物一般分為兩類,食草植物為蝴蝶幼蟲取食之植物可藉此來誘蝶。而蜜源植物為蝴蝶成蟲喜歡在花朵上吸食花蜜植物,尤其是某些種類的花特別感到吸引力,有些食草植物只要在開花期也能成為蝶類的蜜源植物,如柑橘類、馬利筋等。規畫生態綠化時,於路旁種植蜜源植物,依季節遞嬗百花依序綻放,吸引蝴蝶在社區每處角落翩翩飛舞著,使居民對生態自然之喜愛度增高。
|
花蓮縣自民國96年起開始規劃復育蝴蝶,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與亞泥蝴蝶生態園區三處自然生態豐富之園區先後成立,總共種植了71公頃作為蝴蝶食草復育基地,由於蝴蝶幼蟲需要大量食草,引進食草及蜜源母株,種植後再由社區自行進行繁殖,並邀集專家學者來指導專業復育知識,藉由生態復育為本縣營造美好生活環境。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
全區樟樹林面積70公頃,原始林則有九芎、猴歡喜等低海拔森林的代表樹種及滿滿的附生植物,園區內生態豐富,步徑旁的樹上生長了稀有的藤蕨、垂枝馬尾杉等,更有著台灣藍鵲、台灣畫眉等低海拔鳥種穿梭其間,冬天時青背山雀、黃山雀等,也會來此避寒作客。另外,數量繁多、翩翩飛舞的蝴蝶們與春秋夜裡的螢火蟲,也是富源最美的寶藏。
2.亞泥蝴蝶生態園
亞洲水泥花蓮廠在廠區對面打造1公頃多的「亞泥生態園區」,栽種250多種蜜源植物,成功復育35種蝴蝶跟10種竹節蟲,數量多達上千隻。以「還原自然」的景觀方式佈置栽植。
目前園內有106科共417種植物,其中351種為台灣原生種,仍持續蒐集栽植中。下一階段目標朝向果樹植物復育,預計再投入資源種植當地原生種果樹。
|
3.依據經濟部能源局之計算方式,台灣的林相每年1公頃約可吸收20.2噸二氧化碳,已復育71公頃綠地,1年可減碳1434.2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