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社頂部落為墾丁國家公園內之一聚落,其居民生活方式十分自然,以接近零廚餘(餵雞、餵豬、做堆肥)及接近零資源垃圾丟棄(社區之弱勢家庭5%收入多來自回收資源)之方式愛護環境,反倒是每年湧進墾丁將大量垃圾帶進國家公園,而社頂部落自然不能倖免;為此,社頂部落發揮示範社區之宣導作用,讓遊客了解並養成垃圾減量的生活習慣。
社頂部落於民國100年時執行低碳示範社區「垃圾減量資源回收計畫」成功舉辦6場研習宣導及教育等活動,參與人數超過200人強化大墾丁地區民眾對於回收資源轉換為文創產業之契機,101年起持續辦理廢棄物再利用之教學課程每月約3場次,推廣民眾以交換各自不需要的東西,達到垃圾減量之目的,落實資源回收工作,養成隨手回收生活習慣。
後於104年至今(107年)皆透過各類教育活動及生態導覽加強遊客相關知識,於遊客至社區旅遊時以自助式取餐方式替代餐盒,並搭配環保餐具與餐盤減少一次性垃圾的數量,大幅減少環境衝擊。高雄餐旅大學休閒遊憩管理系主任蕭登元與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於幼華於2012年共同完成紙餐盒對環境之影響,並提到台北市每天至少用掉100萬個紙餐盒,每個以15 g計算,加上裁製成紙餐盒過程中大約浪費15~23%,故每天必須用掉17.25 ton的紙板,換算成20至40年才能長成的喬木,需砍345棵喬木,參考該數據,經社頂部落努力,每年約可省下7,000個以上餐盒,即節省0.12 ton紙板與少砍2.4 棵喬木,換算為林木固碳量則減少2.17 ton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