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屏東科大路長期路面顛簸不平、下陷,縣府委託屏東科技大學辦理路段透水性鋪面完工後,完成6.3公里鋪面,不但路面平整安全,科大路也變成一條「海綿道路」,下雨時雨水可滲透地底,路面不再積水。屏科大也舉辦「聯外道路透水鋪面工程與管理國際研討會」,分享成果。
透水性鋪面係將透水性良好、孔隙率高之材料運用於面層與基底層,使雨水通過人工鋪築之多孔性舖面,直接滲入路基土壤,而具有讓水還原於地下之性能。當鋪面舖設不透水層,則入滲、截流與窪蓄將直接轉為逕流量,暴雨發生時地表逕流迅速匯集造成較大之尖峰逕流量。台灣都會區高比例不透水性鋪面現象至為明顯,為恢復都市水環境之水文循環,需改善都市鋪面狀況,使鋪面「透水化」、「保水化」。
透水性鋪面預期效益
一、提高雨天道路鋪面的止滑性,減少車禍發生。
二、改善傳統鋪面降雨積水及車行水霧情形。
三、雨水入滲,延緩洪峰時間,減少淹水災害。
四、蓄存雨水,提升水資源再利用。
五、補充地下水,降低熱島效應。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科大路除了是屏科大主要聯外道路,更是鄰近內埔、麟洛等鄉重要幹道,長年因砂石車輛超載及基底問題,損壞破損嚴重,威脅用路人安全。為提升路面品質,由屏科大土木系團隊埋設相關儀器,進行試坑開挖、土壤調查、透水混凝土、平坦度、抗滑性、鋪面結構、車轍等試驗,最終完成長6.3公里路段,成為全國最長、兼顧路面及環境生態的透水路面。
改造目標
一、改善道路路況及駕駛行車安全。
二、配合中央執行「路平專案」工程推動。
三、執行縣府施工規範及標準作業流程。
四、提升AC鋪面之生命週期。
五、打造低碳城市,生態城市。
六、落實改善優質的行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