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執行成果摘要:
A、大埤怡然社區目前設有2處農園,總面積約為885平方公尺,104年理事長為了改善社區髒亂點所以藉由社區PK賽進行營造,並搭配能讓居民普遍接受及較容易維護管理的方式…等層面考量,所以決定設置「開心農場」讓居民盡情的栽種當季、在地的蔬果,收成時除了讓居民自行取用之外,也會分送給獨居長者或是低收戶家庭為他們添加菜色。由於成效不錯,所以105年理事長將另一處社區髒亂點進行營造,而此次除了設置農園之外,部份規劃讓民眾休息聊天的爬藤類(木玫瑰、台灣紫薇)涼亭、停車場,讓前來的居民除了種植之後也有處能休息的蔭涼處。此外,大埤怡然社區於106年開辦長青食堂之後,這兩處農園所收成的蔬果,除了分送給低收戶家庭之外,也分送給社區長青食堂使用來減低其經費負擔。此外,另一個目的也是為了減少食材在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量,也能透過農園的設置來拉近社區居民之間的互動,對於社區弱勢族群也能多些關懷與照顧,兩處農園一年收成約40公斤。
(1)開心農場目前種植的蔬菜有:蔥、花生、蘆筍、地瓜葉、白菜、玉米、茄子、芋頭…等。
(2)舊庄菜園目前種植的蔬菜有:百香果、美生菜、玉米…等。
B、推動前後差異:
大埤怡然社區將社區髒亂點整理營造成為「開心農園」及「舊庄菜園」之後,主要以提供附近居民或是志工認養,在平時閒暇之餘經常看見居民或志工在農園間澆灌、鋤草,甚至連社區長者都紛紛外出前往幫忙,農園的建立也增加居民間彼此的互動、提升熱絡度。此外,農園則是以不噴灑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的方式讓蔬菜自然生長的方式栽種,讓長青食堂共餐的長者能吃的健康、安心,最終也希望藉此推廣無毒栽種方式,讓居民間彼此交流討論,來鼓勵在地農民能嘗試以環境友善的方式進行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