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目標:
隨著工商業發達,台灣生活愈來愈富裕,但同時廢棄物量也隨之增加,為節約自然資源使用,減少廢棄物產生,大埤鄉公所持續推動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再利用及工作,促使本鄉邁向循環型生產與生活方式,達成「零廢棄」與「循環經濟」的目標。為促進資源永續利用,本鄉配合環保署垃圾減量、資源回收政策,具體辦理內容如下:
A、 建立多元資源回收管道:
積極辦理資源回收四大體系巡檢工作(社區、學校、機關、團體),透過四大體系設置資源回收站,方便民眾回收;成立社區福利小站回收站,透過辦理集點機制兌換日常用品,鼓勵民眾養成良好的回收習慣;媒合個體業者協助資源回收分類工作,解決資收站人力不足的問題外,更多資源物免於丟入焚化爐,減少因焚燒垃圾而產生的空氣汙染;公所清潔隊排定資源回收車回收時間與收集路線,建立完整且多元的全民參與資源回收管道。
B、全面實施垃圾破袋稽查及垃圾強制分類政策:
公所清潔隊員在清運路線上隨機抽樣檢查家庭垃圾袋,強化資源回收物、廚餘分收政策,減少垃圾清運處理量,提高資源回收成效,讓民眾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從源頭減量,將資源循環永續利用,達到垃圾「零廢棄」之目標,減少焚化處理需求。
C、加強辦理資源回收兌換及網路媒體宣導工作:
本鄉公所不定期辦理資源回收物兌換活動,亦結合本鄉在地節慶活動,如媽祖遶境、酸菜節、稻草文化節等,現場擺設宣導攤位,讓民眾以輕鬆活潑的方式,了解地球資源有限及正確分類觀念,將環保融入生活成為一種習慣與態度,共同維護自己的家園與生態環境。並將垃圾分類、廚餘再利用、資源回收等相關資訊及活動,公告於大埤鄉公所網頁及大埤鄉清潔隊Facebook 粉絲專頁,藉由電子媒體之互動性、迅速性、多元性,讓民眾普遍接收資源回收相關資訊,提高宣傳效益。
2.執行前後差異
本鄉清潔隊辦理加強垃圾破袋檢查,並積極推動資源回收工作,透過成立社區「村里福利小站」,鼓勵民眾於村里社區就做好回收分類,在地垃圾細分類,強化資源回收管道。並結合在地節慶活動辦理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宣導活動,落實垃圾分類與循環經濟觀念,讓大埤鄉公所資源回收工作成績優異。
本鄉資源回收量由105年之1717.03公噸提升至107年之2268.92公噸;資源回收率由105年33.94%提升至107年42.66%,成長了8.72%;垃圾回收率由105年48.03%提升至107年64.99%,成長了16.96%;每人每日垃圾清運量(kg)由0.37公斤減少至0.27公斤;資源回收工作成績優異獲得肯定,榮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107年度資源回收鄉鎮市公所「優等獎」。
(a).105-107年度雲林縣大埤鄉資源回收量統計如下:
(b).105-107年度資源回收暨廚餘再利用宣導工作成果統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