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A、推動期程與目標:
魚菜共生是種結合水產養殖和水耕的複合式類自然生農法,對環境友善,生產的蔬菜相對安全,利用居家的陽台、庭院、屋頂或社區空地建置,相較於傳統的水產養殖與水耕農業,魚菜共生不僅節省大量肥料成本,而且水資源可節省90%以上,顯著降低有機廢棄物的排放,又可節省廢棄物處理成本,更能大幅縮短食物的里程,減少碳排放。興中社區於108年藉由雲林縣環保局推廣建築物綠化及社區魚菜共生系統示範計畫,在社區活動中心樓頂建置一座魚菜共生系統,設置溫室面積為21平方公尺,做為鄰近學校及社區示範地點,種植蔬菜則以種植當季蔬菜為優先選擇,收成蔬菜全數供社區長青食堂使用,這樣實際執行的方式更能讓民眾深刻體會及瞭解,期望透過這樣的示範點能讓居民改觀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
B、執行前後差異:
興中社區於108年藉由環保局計畫設置一處魚菜共生示範點,建置長6公尺,寬3.5公尺溫室,內部放置1000公升養殖桶及96孔魚菜種植床面積為4.5平方公尺(長4.5公尺,寬1公尺),故整體綠化面積為4.5平方公尺,桶內養殖台灣鯛。設置期間辦理一場次宣導說明會,讓社區人員了解魚菜共生好處,當次共32人參與。目前收成蔬菜用於本社區之共餐使用,活動中心樓頂建置魚菜共生系統不但降低了室內溫度,也大幅減少了碳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