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保護及生態池建置 最早期的大堀雖兼具蓄水、排水以及養魚、防水救災的功用,但是因為缺乏管理,也考慮到危險性及整體景觀的環境,因此社區發展協會開始規劃將大堀開發為社區生態池,生態池打造可就近觀察自然的環境,而透過生態池之營造,有效提升本村環境生態豐富度。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A、推動期程與目標: 最早期的大堀雖兼具蓄水、排水以及養魚、防水救災的功用,但是因為缺乏管理,成為雜物和垃圾堆棄的大水塘,102年起經過社區前理事長帶領社區居民一草一木灌溉經營,打造出兼具休閒步道和滯洪功能的景觀生態池,藉著社區用心經營設置,加強蓄水設備、綠化工程及鋪設環湖步道、景觀燈、文化牆等,不僅改變了原本大堀雜草叢生的現象,搖身一變為埒内社區的大堀親水公園,不僅是現在里民運動休閒的好去處,更有效提升本村環境生態豐富度。 B、執行前後差異: 大堀親水公園生態池面積約有一甲多,藉著社區發展協會用心經營設置,營造出動植物棲息覓食的生態環境,使附近的動植物聚居在生態池周遭,形成自然生態圈,目前池內有吳郭魚、草魚及鯉魚等魚群,而週邊有綠頭鴨、水鴨及鵝等棲息,因此鄰近居民茶餘飯後都會帶著子孫前來休憩,與鄰居話家常培養出濃厚情感。 照(影)片 生態池現況 生態池現況 鴨子於生態池棲息覓食 鴨子於生態池棲息覓食 行動項目執行內容 整體流程 1、整體流程: a.理事長協商土地所有人,懇請地主無償提供給與社區使用。 b.社區志工團隊清除周遭整潔空間。 c.理事長及志工團隊共同淤泥清除、植栽及放養各式魚類等。 d.社區里民及志工團隊共同維護。 2、後續管理: 由社區理事長負責安排或志工團隊,每月定期巡檢巡視生態池周圍環境設備2-3次,社區志工及居民每個月社區環境清節日,進行環境清掃工作,維護周圍環境。 行動項目: 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2020-09-11 推廣寺廟使用節能燈具 2020-09-11 閒置空地綠美化 2020-09-11 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 2020-09-11 推動透水鋪面 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