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
由林務局和縣政府苗圃提供綠籬植栽苗木,後續由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經費約2萬元進行栽種、植栽更替、修剪等養護工作。
2.原生種植樹造林
由林務局和縣府苗圃無償提供原生種苗木,社區發展協會也自籌雜資費用約2萬元,並負責後續無護管理作業。
3.推動社區農園
(1)起初向斗六市公所及環保局爭取經費約10萬元及2萬元進行建造。
(2)由社區志工自願維護無毒蔬果園,並使用105年度申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補助費用約2萬元持續維護。未來希望能鼓勵在地企業或在地社團團體認領本社區行動項目工作,進而發展出財務自償性。
4.推動透水鋪面
由社區發展協會向營建署城鄉發展處、林務局、水保局爭取補助經費約121萬元(包含整地、綠美化營造…等)施作透水鋪面,施工期間社區發展協會也自籌經費約20萬元投入工程,後續維護管理由社區發展協會負責進行。
5.濕地保護及生態池建置
參與雲林縣政府城鄉發展處相關計畫爭取經費約80萬元、不足部份由社區自籌經費約6萬元投入建設,後續由社區發展協會負責維護管理相關事項。
6.推廣室內使用節能燈具
經費來源由理事長自籌經費汰換燈具,經費約6萬元,後續維護管理(如維修等)保固由廠商維護,保固期過後則由本社區自籌(由社區居民及幹部捐款支持)。
7.推廣寺廟使用節能燈具
所有汰換經費由管理委員會自行籌措經費約4萬元裝設節能燈。
8.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1)103年向雲林縣環保局申請補助計畫,約10萬元持續維運。
(2)社區發展協會也自籌經費約1萬元投入施工,後續由社區發展協會負責維護管理作業。
9.推廣使用電動機車
經試乘會結束後,願意購買的里民以每台電動機車約45,000元自行購入,也享有政府舊車換新車30%的政策;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經費約3,500元施作電動車充電站,提供前來的社區居民或民眾臨時充電的地點。
10.推動家戶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
完全由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經費實施(宣導文宣、海報施作…等),其經費約3,000元。
11.廚餘回收再利用
由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經費(宣導文宣、海報施作、廚餘桶…等)與環酵園地共同實施,經費約2萬元。
12.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由社區發展協會帶領社區志工與居民進行推動製作及販賣,因為有販售的緣故,所以並無社區自籌經費的投入。
13.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由社區志工自願參與投入紙漿藝術品DIY教學及販售成品,未來希望能透過紙漿藝術品DIY教學及販售成品取得收入維持運作成本,進而發展出財務自償性。
由李順景先生與社區發展協會共同主導製作,後續社區公共區域內的樹蛙裝置藝術品由協會自負責維護管理。
14.營建廢棄物再生利用
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經費7萬元,後續由社區發展協會進行維護。
15.辦理二手跳蚤市集活動或建置交換平台
100年獲得環保局經費補助約5萬元,並且由社區志工自願維護資源交換平台,未來希望能鼓勵在地企業或在地社團團體認領本社區行動項目工作,進而發展出財務自償性。
16.設置雨水貯留再利用系統(或雨撲滿)
向斗六市公所及環保局申請補助經費共13,000元,後續由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維護管理。
17.推動放流水循環利用
105年由鄰近的魟魚養殖業者提供約50萬資經改善社區生態池。
社區發展協會自籌相關經費約2萬元投入建造,負責後續維護管理作業。
18.推動低碳民俗活動
一爐一炷香標語由雲林縣政府發放,宣導方式為書面宣導,無實際經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