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截至109年3月底止造林面積1,122.184公頃,種植羅漢松、白千層、桃花心木、台灣櫸、印度紫檀、無患子、木麻黃、光臘樹、肖楠、黃連木、黃槿、樟樹、水黃皮、烏心石、毛柿、大葉山欖、欖李、落羽松、相思樹、肉桂、楓香、小葉南洋杉、台灣欒樹、山櫻花、茄苳、烏桕、苦楝、台灣海桐等28種,數量達1,312,396株及推動苗木培育計畫配撥苗木6萬株。
106~109辦理相關植樹活動:
活動日期
|
活動名稱
|
樹種
|
數量
|
106/03/02
|
植樹護林 守護臺灣-為孩子植下綠色天空
|
羅漢松、千頭木麻黃、草海桐及朱槿
|
1,500株
|
107/03/01
|
相約植樹趣 再現台灣原生綠
|
細葉雪茄花及毛柿(台灣黑檀)
|
2,000株
|
108/04/21
|
雲林縣2019「世界地球日
植樹在虎尾」
|
珊瑚樹、臺灣樹蘭、黃梔花及含笑花
|
127株
|
109/03/18
|
2020 森活大樹聚-虎尾植樹同遊
|
台灣櫸木及厚葉石斑木
|
1,200株
|
109/06/06
|
1809號保安林,生態植樹體驗活動
|
苦楝、黃連木、銀葉樹
|
1,200株
|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麥寮六輕每年排放二氧化碳6,700萬公噸,需造林 338萬公頃才能達碳平衡。雲林縣政府歷年來透過六大計畫,增加森林覆蓋率及平地休閒場所,並加強宣導並鼓勵農民造林,有效利用農地,紓解農產品產銷失衡,增加平地造林綠化面積,提高農業生態經營多樣化,以兼顧公益性與經濟性,提昇綠色資源,使台灣農業經營生生不息永續利用。
(1)平地造林計畫:97年度起推動「愛台12建設」之第10項綠色造林,為提昇整體環境品質,營造生態環境完整性及自然美麗的綠色鄉野,增加民眾戶外休閒空間,發展平地綠境休閒產業及達成國土保安、涵養水源、綠化環境及減輕天然災害。
(2)獎勵輔導造林計畫:因全民造林計畫新植自94年度起停辦,為因應國際潮流及配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員體承諾,林務局爰著手研擬獎勵造林政策,希望藉以減緩大氣二氧化碳上升速度,發揮林地之國土保安及水源涵養功能,達成綠化環境、增加森林碳吸存量,厚植森林資源及減輕天然災害等多重目標。
(3)全民造林計畫:1996年7月賀伯颱風後,引發社會大眾對森林保育的重視,因此政府藉此號召推行全民造林運動,盼能結合民間力量從事造林工作,並喚起全民愛林與環境保護之意識。
(4)耕作困難地造林畫:有效利用農糧署審認、核定之耕作困難地,輔導農民栽植適合當地樹種實施二十年長期造林,以維護生態環境,並增加綠資源。
(5)契作短期經濟林計畫:活化農地,提高國內木材自給率,降低依賴進口木材,促進菇蕈、林產利用相關產業發展。
(6)推動苗木培育:推動環境綠美化,營造優質生活及生態環境,推廣植樹綠化及造林減碳。提升生活環境品質,發展平原綠境休閒產業。加強環境綠美化,緩和溫室效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