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植原生或誘鳥誘蝶植栽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透過相關單位申請經費,以利種植誘鳥誘蝶植栽改善環境。
2.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協助規劃綠籬及社區志工負責牆面環境整理。
3.原生種植樹造林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提供土地種樹造林,社區志工共同協助維護及整理。
4.推動透水鋪面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師生、千里步道協會、荒野協會、澀水社區發展協會共參與,透過大家一起從最初討論、找出
執行的地點、規劃、設計等一路參與,凝聚大家的共識,共同推動社區事務。
5.營造生態水岸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爭取相關經費,共同打造村內生態區。
6.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動員財團法人日月潭文武廟、澀水社區發展協會、養靈社區發展協會與靈山宮廟方人員共同參與繞村活動。
7.結合學校、企業、社團或團體推動低碳永續教育宣傳
替代役、埔里高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研究中心、共好生活合作社、澀水社區發展協
會等參與,並找尋國內適當之低碳永續社區進行參訪,吸收相關經驗。
8.推動低碳永續義志工培訓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與村辦公室共同舉辦社區導覽員認證,為社區村里義志工培訓努力。
9.推廣使用省水設備(器材)
宣導村民使用外,未來將逐步於公共區域內進行汰換。
10.推廣綠色採購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與大雁村老人社區據點參與推廣使用綠色採購商品。
11.在地飲食或共餐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規劃食農教育體驗行程,並結合特色風味餐,讓大家深刻體會在地飲食的特色。
12.推廣低碳永續旅遊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由社區居民組成,從策劃到執行行動項目居民皆共同參與。
13.推動低碳民俗活動
每年元宵節的繞村活動有魚池鄉農會、財團法人日月潭文武廟、澀水社區發展協會、養靈社區發展協會與靈山宮
廟方人員共同參與。
14.區域綠美化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申請經費並規劃與執行後續維護作業及組合式盆栽授課老師協助指導。
15.建立生物廊道、棲地或生態綠網
步道調查及步道維護的人力皆為澀水社區發展協會志工自願參與,大家一起瞭解村內自然生態環境,不斷投入心
力,共同為打造大雁生態村而努力。
16.推廣資源回收與再利用(含家戶資源、廚餘或巨大廢棄物)
澀水社區發展協會動員本社區全體居民做好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工作,確實達到垃圾減量、資源再利用的目標及
維護社區環境的清潔與美觀。
17.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由澀水社區發展協會盤點教室內燈具數量以及施工作業等,而發展協會成員亦由社區居民組成,故部分澀水社區
民眾亦有參與整體本行動項目之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