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露天燃燒為本縣經常發生之逸散污染來源之一,其中又以農業廢棄物為主要露天燃燒物種,尤其於第一、二期稻作收割後之稻草燃燒為造成本縣空氣品質不佳原因之一。本縣居民經濟活動以農業為主,其中又以草屯鎮、南投市、名間鄉及竹山鎮等為主要農業生產區,根據南投縣農業處統計,每年約產生2.7萬公噸稻草需處理。
由於稻草質輕且體積大,從田間收集到裝運車載至其他地方處理,將耗費相當高之人力及成本,且每期稻作收割後農民必須接續種植下期稻作,若要短時間處理大量稻草,農民往往會為一己之便而選擇以現地燃燒方式處理。然而露天燃燒除會造成民眾自身安全之疑慮外,還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及釋放懸浮微粒等空氣污染物造成呼吸系統疾病,引發如咳嗽及氣喘等問題。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6 年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為惡性腫瘤,又以氣管、支氣管及肺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之榜首,可見空氣污染所引發的肺部疾病越漸嚴重。
以農民作業習慣為最主要的問題,雖然農改單位已開始推動部分替代方法,如增強稻穀品種抗蟲、抗菌能力、稻草絞碎後碾入田中化為肥分等方法,但由於目前稻作從業年齡普遍偏高,對於新的耕作習慣接受度有限。為改變傳統露天燃燒稻草的習慣,藉由實地巡查瞭解露天燃燒情形,並機動搭配環保局稽查員進行稽查處分等整合性管制工作,同時加強稻作收割前後各階段的輔導改善,以達到喝止露天燃燒行為的發生以及加強農業廢棄物再利用之目的。
冀望能達到以下目標:
(一)藉由本宣導說明會促進與農民之交流,加強農民對於環境保護的觀念。
(二)將實務專家的經驗分享給農民,傳授予本縣農民利用益菌肥腐化稻稈之作法,藉由宣導會議推廣給更多農民使用此方式,以減少農民露天燃燒稻草情形。
(三)輔導歷年因露天燃燒稻草遭民眾陳情之農地或農民,以益菌肥腐化稈之方式,防止農民再次燃燒。
(四)提供農民最新農業改良之研究與作法,可作縣內日後調整耕種方法之參考。
(五)讓農民對於環保法規、政策宣導及農業趨勢等,有更深層的了解。
依表1所示,為104年~107年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推廣的內容,其中每年都會利用資訊平台進行維護及管理,並增辦稻草再利用的說明會、技術業務及益生菌分解稻稈知分享及加強推廣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為目的。
表1、歷年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推廣作業
年分
|
歷年農業廢棄物再利用推廣作業
|
104
|
稻草再利用資訊平台維護管理。
|
105
|
稻草再利用資訊平台維護管理、稻草多元化再利用說明會或實作示範、現地稻稈切割掩埋及益生菌肥分解稻稈技術推廣。
|
106
|
稻草再利用資訊平台維護管理、稻草多元化再利用說明會或實作示範、現地稻稈切割掩埋及益生菌肥分解稻稈技術推廣、結合本縣已種植稻米為主要社區,辦理稻草地利用技術業務。
|
107
|
稻草再利用資訊平台維護管理、稻草多元化再利用說明會或實作示範、再利用輔導減量減量及回收再利用。
|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03年稻草再利用推廣(稻草蓆鋪設、稻草工藝品編織),工作團隊規劃與營建工程合作,於營建工地裸露地面鋪設稻草蓆,裸露地經鋪設稻草蓆後具有防塵、保水與保溫的特性,可良性促進草類生長,加速讓禿地恢復成為綠油油的植胚,亦可減少露天燃燒稻草行為;兩期稻作收割期間,工作團隊皆會規劃至稻作種植面積較廣之村里,進行宣導單作業,告知農友稻草再利用相關知識及技術,希望農友能以切割掩埋、回收或堆肥等其他方式處理廢棄稻草或同性質之農業廢棄物,增加稻草再利用的數量。
104年稻草再利用推廣於兩期稻作收割期間,工作現場工程師及環保局承辦人員至稻作種植面積較廣之村里,加強進行禁止露天田燃燒稽查作業,稽查時並會向附近農民進行禁止露天燃燒相關法規宣導,及告知農友稻草再利用相關知識及技術,希望農友能以切割掩埋結合益生菌肥處理、回收或堆肥等其他方式處理廢棄稻草或同性質之農業廢棄物。除了繼續推廣稻草蓆鋪設、稻草工藝品編織以外,為了能讓農民能調整傳統耕種方式,改以再利用方法取代露天燃燒稻草,需要各單位共同來努力,結合各專業領域透過實際施作方式進行。辦理「現地切割掩埋配合益生菌方式處理稻草示範說明會」。中區農業改良場已研發出生物性微生物有機益菌肥,經施用此生物性微生物有機益菌肥稻穀收割後,發現有加速稻草腐爛之效益,故將以現地示範方式提供農民了解,有其他方式可以取代露天燃燒。撒施有機益菌肥的好處有就地分解稻草,可有效解決燃料稻草造成空氣污染及避免後作秧苗生長發生窒息現象。
105年辦理兩場減「減少露天燃燒暨稻草多元化再利用說明會」,南投縣農民每年稻作可以收割二次,因此每年 6~7 月及 11~12 月份為本縣稻作收割後露天燃燒發生最頻繁之時期,為降低稻作收割時期露天燃燒所造成之影響,藉由禁止露天燃燒暨稻草再利用推廣活動說明會辦理以及草屯鎮農會稻作班班長分享益生菌肥的經驗,對農民講解如何以切割掩埋方式妥善處理稻草及菌類分解稻草之研究與實務相關資訊;益生菌肥分解稻桿技術推廣方式為每分地可申請補助乙包益菌肥(10公斤包裝),共計16處稻田,總面積合計10.97公頃,並持續推廣稻草鋪設及綠肥種子。
106年為有效降低埔里鎮之露天燃燒陳情案件,會中邀請中區農改場埔里分場及NGO團體,於埔里地區辦理一場"減少露天燃燒宣導說明會"透過堆肥化或生物炭化等方式,提供民眾或農民有關農作副產物的妥善處理管道,以替代燃燒行為,進而達到減少露天燃燒之發生現象。為了鼓勵農民不露天燃燒且將稻草多元利用,環保局進而建置稻草再利用方案,內容及補助詳於表2所示,其中以編織藝術品的補助最豐沛;稻草再利用推廣成果彙整詳於表3所示,其推廣益菌肥面積、數量最大。
表2、稻草再利用方案
執行方式
|
具體效益
|
缺點
|
內容與金額
|
推廣益菌肥
|
可將稻草轉為農地肥料。
|
1.購置成本略高。
2.腐化期間約須星期。
|
對於使用益菌肥進行再利用之農民,每包部分補 助100元。
|
洋菇培養
|
1.稻草需求量大,且能堆肥使用。
2.鄰近縣市即有相關業者從事栽種。
|
1.一期回收量較少,多集中在二期。
2.需考量距離因素,因運送成本較高。
|
補助洋菇栽培業者稻草捆綁(含收購稻草)、清運 費用,每公頃補助 4,000 元。
|
鋪設稻草蓆
|
1.對於工程抑污具有非常好的成效。
2.可提升環保形象。
3.提升民眾觀感。
|
1.購置成本高。
2.無法適用小型工地鋪設。
|
補助使用稻草蓆覆蓋裸 露地或利用稻草蓆進行 植生,每公頃補助 2,000 元。
|
編織藝術品
|
1.宣導效果佳。
2.具銷售價值。
3.提升環保形象。
|
1.稻草使用量小。
2.需配合工藝館需求之期程。
|
補助稻草工藝文化,稻草 捆綁、清運費用及製作設置裝置藝術品每公頃補助15,000 元。
|
表3、稻草再利用推廣成果彙整
項次
|
再利用方式
|
作物種類
|
使用面積(公頃)
|
稻草使用數量(公噸)
|
1
|
推廣益菌肥
|
水稻
|
17.5
|
17.5
|
2
|
稻草工藝品
|
水稻
|
0.60
|
0.60
|
3
|
稻草蓆鋪設
|
水稻
|
3.37
|
3.37
|
4
|
洋菇培養
|
洋菇
|
7.41
|
7.41
|
5
|
結合沙雕藝術並鋪設稻(預計 107 年執行)
|
水稻
|
預計鋪設(0.67)
|
預計使用(0.67)
|
另外廢棄樹枝、樹葉有機堆肥之堆肥含有豐富有機質,施用於農地中,除了可供應部分作物所需的養分外,對土壤性質改善功效為化學肥料所無法比擬的。一般而言,堆肥施用對土壤物理、生物和化學性質之改善比它在養分供應上貢獻更大。
107年目前也已辦理一場「稻草多元化再利用宣導說明會」,使更多農民重視稻草再利用的議題,不僅保護自身健康,也重視孕育萬物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