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過程
(一)豬槽改造計畫:社區懷著感恩的心以關懷照顧為出發點,希望照顧老老少少,向社會處老人福利科提出申請關懷據點的設置,但因為當時社區裡沒有一個活動中心可以作為關懷據,正當大家為這件事煩惱之時,當時築巢書院地主陳園及施阿珠夫婦回來時,看到社區的志工將一個非常髒亂的荒廢空地改造成綠意盎然的健康運動場所,感同身受社區建設的用心,於是將本是荒廢近二十年的豬舍及土地無償供給社區來建造並管理。社區的志工及長輩們頂著40度的高溫不眠不休的進行十八天的豬槽改造計畫(現為築巢書院),在大家同心協力的努力之下,且在不支薪的情況下仍為社區的活動上出力,工程也在炎熱的六月天,揮汗如雨的作業過程,終於在十八個日子裡完成此項改造計畫。
(二)階段性目標:築巢作為許多教學體驗課程的授課教室外,平時也是社區的關懷據點、共餐地點,以及辦公和會議的場所;帶動了社區與民眾的互動關係,也拉近居民間的距離,成為社區內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二、定性或定量效益說明
廢棄豬槽改造成築巢書院:
此處原是社區居民養豬的豬圈,該豬圈沒有再養豬之後,就空閒了下來,形成一個廢棄的閒置空間,它位在社區南邊的重要入口處,緊鄰著本村的交通要道—員鹿路,是一處非常明顯的地標。
社區發展協會的所有幹部及志工,全體動員,將整棟豬圈翻修,改建成一處寬敞的教學、活動空間,除了配合許多教學課程做為授課教室之外,平時也做為社區的關懷據點,以及辦公和會議的場所。
尤其近來更提供共餐活動,經常都有40-50位社區長輩中午在此用餐,真正的落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區關懷,讓社區的生活品質提升,更有文化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