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過程
(一)大有社區自99年起,推動自給農場無毒作物種植,也是將生物炭放進稻田裡淨化水質、平衡土壤酸鹼值的先鋒,居民將一塊塊的田地當作實驗室,持續對比使用生物炭與不使用的成果。有使用生物炭的田地,水稻完全沒有稻熱病,有一些沒使用的田,卻因為稻熱病,收成只剩三分之一。生物炭改善土壤,增加有機質,土壤的活性增強了,長出來的作物,自然強壯健康,有助於轉做有機農業。這片無毒自然田長出的稻米,居民稱「金碳稻」,於107年獲得彰化有機稻米第一名的殊榮。社區種稻約2公頃,目前受到有機認證的稻米約0.9公頃,預計於109年將全數通過有機認證。
(二)社區除了種植有機金碳稻米,另有自給農場溫網室100多坪,種植玉米、小番茄、茄子等農作,收成之作物一方面提供村內午膳共餐的食材外,另一方面亦提供商品化販售,或結合鄰近學校(好修國小)辦理農村樂活體驗研習活動(如玉米樂收成及農夫插秧研習營體驗活動),且每月至少有一場其他社區至大有社區參訪學習的活動。
二、定性或定量效益說明
自給農場,種植玉米、小番茄、茄子等農作,收成之作物一方面提供村內午膳共餐的食材外,也結合鄰近學校(好修國小)辦理農村樂活體驗研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