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過程
在社區雨撲滿旁邊,有一座外觀老舊但內部裝潢簡單舒適的建築物「霜霖書院」,前身為廢棄豬圈,現已成為社區內的重要的集會地點與聚會場所,舉凡老人共食、里民大會、社區課程等都在此辦理,而築巢書院內的各項硬體設備,也都是資源回收再利用下的產物,資源再利用,垃圾變黃金,在大有村隨處可見。
大有社區舊建物保存再利用最初的營造點為現今的「築巢書院」,於95年動員社區內所有的志工將已經廢棄的豬舍重新整理,築巢也是取自「豬巢」的諧音所命名,代表書院的前身是一間豬舍,另一方面也象徵每位社區志工從無到有的辛苦築巢過程。
100年社區已之前營造成功的經驗,再度挑戰另一處舊建物,即是現在的霜霖書院。霜霖書院的原有的地主為一對母子,願意將使用權交給社區改造,社區為了感謝這對母子因此將母子的母子分別擷取一個字,合成為「霜霖」,原本廢棄無用的豬圈以及豬圈前面是無人使用的水泥地,經由社區的改造,重新呈現為現有的霜霖書院級圓滿廣場。
100年社區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的經費申請,將築巢書院的經驗運用至霜霖書院的打造,兩處書院成為現在社區最引以為傲的舊物保存再利用的典範。
106至107年度,社區發展協會再次盤點區域內資源及閒置空地,打造「大有旅棧」及「傳青意站」,大有旅棧為居民所提供的閒置房屋改造而來,提供以工換宿的居住處所;傳青意站的前身為郭家老厝,屋主無償提供給社區進行改造,門前有寬闊的廣場和大灶廚房,亦是社區舉辦活動的好地點。
二、定性或定量效益說明
(一)霜霖書院則保留豬圈原有的藤編窗戶設計,以及原本的外觀及空間規劃,保留尚可使用的磚瓦,並採用原本的建材進行舊建物損毀部分的補強,原汁原味保留豬舍的空間,但沒有豬圈及原有的髒亂,取而代之的是舒適的教學空間,以及居民經常聚會的場域。
改造前:為紅磚的廢棄豬圈,前方為不透水的水泥地。
改造後:保留紅磚建築,命名為霜霖書院,為社區授課活動之處,以及前方鋪設透水鋪面,成為圓滿廣場。

|
(二)閒置空間活化及利用:大有旅棧為居民所提供的閒置房屋改造而來,提供以工換宿的居住處所;傳青意站的前身為郭家老厝,屋主無償提供給社區進行改造,門前有寬闊的廣場和大灶廚房,亦是社區舉辦活動的好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