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區域綠美化
理事長為了改善社區環境,帶領社區環保志工及里民約40人,共同參與社區綠美化改造工程,志工團隊為15人為1組隊,共分為3組小隊,協助垃圾清除、雜草枯枝清運與拔除等工作,平時志工團隊與里民皆會自發性維護社區周遭環境清潔,並定期於每月第二週的週末執行清淨家園日。
2.
推動透水鋪面
此行動計畫為社區理事長號召社區環保志工團隊及里民共同構想,規劃設置地點,並由志工團隊、里民協助後續的清潔維護及管理,透過大家一起構想、尋找設置地點、設計、發包工程,到最後的維護管理等一路參與過程,凝聚社區與里民的共識。
3.
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
由理事長號召社區環保志工與里民、社區規劃師等,約40人左右,一同參與構想會議,透過社區規劃師的提議,社區共規劃了4處綠化區域,並由志工團隊與里民定期維護社區環境,平時里民也會自發性捐贈社區植栽品項,增加多樣性。
4.
在地飲食或共餐
邀請社區65歲以上、獨居之長輩及低收入戶、弱勢族群者一同參與,共餐時間分別為每週一跟四由社區環保志工輪流為社區關懷據點處理共餐事宜(採購、備料、烹煮等),二、三、五則委外提供團膳;食材來源部分則是社區農園里民自行栽種回饋於社區共餐,而透過共餐方式凝聚里民之間的向心力,更能推廣低碳有機或無毒飲食的觀念
5.
推廣資源回收與再利用
由環保志工小隊及全里里民共同參與回收事物,並不定期邀請慈濟單位講師及鄰近社區一同參與資收相關宣導活動,全里已達九成以上落實垃圾減量、資源回收再利用之精神,統計106年至今109年,共舉辦4場次與低碳、環保相關之研習活動,約120人共襄盛舉,至今仍持續進行。
6.
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由理事長邀請社區志工團隊、里民一同參與活動中心設置構想,邀請社區環保志工擔任講師舉辦低碳永續暨節能減碳相關課程及搭配單位辦理宣導活動向里民推廣,利用汰換後的成效,進而影響更多人共同響應。
7.
推動社區農園
社區農園的建置仰賴社區理事長與志工團隊、里民同心協力完成並提供社區里民土地認養,後續之耕耘、收成、維護管理等,皆屬認養里民,而里民部分收成成果亦會自發性回饋於社區共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