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執行成果說明
社區幸福農園由來:自民國101年持續不斷的推動至今,南佃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為了讓社區閒置的空地改造整理重新規劃,帶領社區志工拜訪農園土地所有人進行洽談,成功獲得地主鄭女士無償提供個人土地給予「南佃社區發展協會」進行土地改良使用作業,理事長帶領社區志工團隊齊心開創社區幸福農園,土地整理重新規劃作為本里社區之專屬幸福農園。
幸福農園實施地點為:彰化縣和美鎮嘉佃里嘉佃路上之土地,面積約400m2,種植的蔬果種類是依照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盛產種類進行規劃栽種,如豆科植物、空心菜、地瓜葉、青蔥、青椒、紅莧菜、A菜…等,每次採收的蔬菜由志工進行整理及分裝,大部分提供社區長者共餐食用在地且當季食材,在107年前如果有盛產較多的蔬菜才會放在良心菜攤提供社區居民自由樂捐認購蔬菜,居民認購蔬菜的所得將再回饋社區運作經營;107年起社區加入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推動「臺灣夢—兒少社區陪伴扎根計畫」,結合在地社區為孩子打造築夢基地,致力改善全臺偏鄉弱勢孩童的學習與成長環境。
彰化縣南佃社區12歲以下兒童計有235人,其中清寒、單親、隔代教養等弱勢家庭兒童數超過5成(121人),弱勢家庭月收入常低於新臺幣兩萬元,家長更需要忙於工作賺錢,部分弱勢兒少放學後無人關照及指導作業,沒有學習其他才藝機會,大部分時間都依附電視及電腦,接受文化刺激少,缺乏自信心。生活壓力大於教養壓力的情況下,讓弱勢家庭缺乏對子女教養的關照,因此,南佃社區投入弱勢家庭兒童關懷服務,除課後輔導照顧外,更提供晚間兒童共餐服務,因此原在108年前推動盛產蔬菜放置良心菜攤供給社區居民自行投入費用購入蔬菜服務逐漸轉為夜間弱勢兒童共餐服務。
由此一來,除降低食物購入里程及碳足跡,使資源循環利用,當社區農園逐漸讓民眾知道後,社區居民也會在自家閒置空地種植蔬菜,建立自給自足的食農生活,更提供社區長者及弱勢兒童共餐服務。
幸福農園蔬菜栽培:來自天然鳳梨酵素灌溉,不施化肥也不灑除草劑,完全以有機方式栽種,同時開放申請體驗半日農夫體驗,本社區多數提供家庭(家長帶著小孩)體驗農村生活,也協助大榮國小(103-107年)、慈濟兒童班(106年)、和仁國小(107年),辦理兒童戶外環境教育及遊學台灣計畫(105年) 辦理一日農夫體驗營等活動,落實環境教育,並建立永續發展與環境倫理的觀念和態度。
二、定性或定量效益說明
(一)定性效益:
南佃幸福農園:
幸福農園整頓後可帶動社區內長輩們在閒暇時間享受農田之樂,外來的遊客也可以報名參加“一日農夫體驗營”,實際下田享受種植的辛勤及收成的愉悅。目前建置的社區農園面積約為400平方公尺,種植當季蔬菜,社區所產出的蔬果部分作為社區愛心灶腳的食材,於平日週一至週五蔬菜提供據點廚房午、晚供餐使用給長輩享用,或將餐點裝盛後送往行動不便的獨居年長者家中,藉此照顧並關懷社區內年長者的生活狀況,餐點酌收費用20-30元(每月每人500元),亦免費提供給需要幫助之長輩,另外有部分的蔬果則是放置在良心菜攤進行販售。
社區居民了解並體驗社區農園後,也會在自家閒置空地種植蔬果,在食用方面也因是自家種植的蔬菜,更能安心品嘗自己努力過後的成果。
玫瑰花饅頭:
社區志工媽媽們利用社區所產出的蔬果做成別具風味的玫瑰造型饅頭,口味包含甜菜根、菠菜、南瓜、紅蘿蔔、紫地瓜等,既養身又美味,社區除了有玫瑰饅頭此項產品之外,志工媽媽們還集思廣益研發出一款特別的米餅,使用了在地產出的白米,以絕佳的比例添入麵糰中,才得以烘烤出如此具特色的米餅。
(二)定量效益:
1) 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5年版綠建築評估手冊」綠化量指標之計算規定,每1m2之草本植物40年CO2固定量為20 kg,亦即每年為0.5 kg;本次建置之社區農場約可以種植400 m2的蔬菜,每年約可以減少200 kg的CO2排放量,亦可以讓里民體驗農作生活;此外,亦對於室內熱舒適度有所提升,夏季室內降溫效果可達到2-10℃。
幸福農園栽種種類與數量,如表1所示:
表1、幸福農園栽種種類與數量
蔬菜種類
|
幼苗數量(株)
|
產量狀況
|
地瓜葉
|
30
|
足夠供應:
每周5天每天2餐
供應對象:
社區長者及弱勢兒童
|
空心菜
|
30
|
玉米
|
40
|
茄子
|
30
|
蕃茄
|
20
|
紅莧菜
|
10
|
芋頭
|
30
|
薄荷
|
20
|
青蔥
|
20
|
秋葵苗
|
20
|
(三)幸福農園收穫:(1)每周供應社區關懷據點及台灣夢弱勢兒童午餐及晚餐共餐(2)平時幸福農園澆灌水源:來自社區獨特設計的雨撲滿水資源儲存系統,平均每日農場用水灌溉量約200L計算,平均每日約可減少32.0 kg CO2排放,換算每年共可減少11.68 ton之CO2排放。係根據自來水公司107年度每生產1度水將排放0.155 kg CO2。
農園種植的蔬菜主要提供關懷據點週一至週五供餐使用,因農園種植蔬菜種類繁多,107年前如有多餘的蔬菜將會放置在良心菜攤,採自助式無人攤位的模式經營,自己取用,價錢隨意,有需要的亦可當成愛心用菜;107年起因加入台灣夢計畫,開始啟動輔導照護社區弱勢兒童,因此,過去盛產的蔬菜轉至提供社區內台灣夢弱勢兒童晚間共餐食用。
表2.幸福農園收穫統計
年度(年)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良心菜攤(元)
|
3,350
|
4,570
|
7,525
|
3,460
|
主要據點午晚共餐使用
|
玫瑰花饅頭(元)
|
-
|
3,850
|
64,785
|
66,010
|
72,530
|
45,960
|
米餅收益(元)
|
-
|
16,585
|
89,445
|
49,450
|
13,890
|
-
|
收益總計(元)
|
3,350
|
8,421
|
161,755
|
118,920
|
86,420
|
45,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