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執行期程
彰化縣環境保護局為有效解決露天燃燒稻草,持續宣導推廣應用分解腐化菌現地處理稻草,於今(109)年度更考量農民經濟負擔,透過市場機制調查與廠商協談以量制價將低農民使用成本,促使彰化縣農民可享有全國最低價的優惠,不僅透過有線電視、廣播車、廣播電台宣導,並與議員服務處及農會合作,配合農民作業習性下鄉深入村里辦理場宣導說明會。然彰化縣統計自106年起至108年止推動成果如下說明:
106年度:推廣分解腐化菌805公噸,並辦理114場「禁止露天燃燒及稻草再利用應用分解腐化菌宣導推廣說明會」,與會人數7,122人。
107年度:推廣分解腐化菌900公噸,並辦理56場「禁止露天燃燒及稻草再利用應用分解腐化菌宣導推廣說明會」,與會人數3,546人。
108年度:推廣分解腐化菌383公噸,並辦理43場「禁止露天燃燒及稻草再利用應用分解腐化菌宣導推廣說明會」,與會人數3,942人。
執行目標
為降低縣境內農田收割後燃燒及廢棄物露天燃燒產生之粒狀污染物排放,使彰化地區空氣品質不再日益惡化。經由辦理宣導說明會、現地示範活動及媒體宣導等方式,期盼多管齊下,能有效提高稻草再利用率及降低露天燃燒行為,減少縣境內粒狀污染物排放並有效改善彰化縣境之環境空氣品質。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定量成果:
本縣為傳統農業大縣,多以耕種稻作為主,稻作種植面積為4萬8,733公頃,居全國稻作耕地面積第一,因農民耕作習慣及農業廢棄物產量多、清運不符經濟成本、就地掩埋不易腐爛等問題,造成農民露天燃燒稻草情事層出不窮,由歷年露天燃燒管制查獲露天燃燒物種資料庫顯示,查獲物種以稻草為主(約佔56%)。以往農民認為燃燒可以防治病蟲害,灰燼可以肥沃土壤,基於上述觀念或以方便之目的為由,常以露天燃燒方式來處理農業廢棄物。為有效解決露天燃燒稻草,彰化縣自103年專案辦理稻草再利用推廣計畫,期望透過辦理水稻採收後應用木黴菌及有機益菌分解稻草之特性,藉此項良好特性,有效提高稻草再利用率及降低露天燃燒行為,減少本縣境內因露天燃燒導致粒狀汙染物排放並有效改善境內環境空氣品質,至今(109年)仍持續宣導推廣應用分解腐化菌現地處理稻草。
定性差異:
統計彰化縣3年內推動減少農天露天燃燒與提高稻草再利用成果達推廣2,088公噸分解腐化菌,更搭配213場之「禁止露天燃燒及稻草再利用應用分解腐化菌宣導推廣說明會」進行宣導,參與人數有14,610人。
年度(年)
|
宣導說明會
(場次)
|
推廣腐化菌
(公噸)
|
推廣稻田數
(公頃)
|
106
|
114
|
805
|
4,025
|
107
|
56
|
900
|
4,507
|
108
|
43
|
383
|
1,936
|
總計
|
213
|
2,088
|
10,4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