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執行期程
我國環境教育法自民國 100 年實施以來,即以「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到永續發展」為目標持續推動;經由 106 年全球守護年、107 年深耕在地網絡、108 年提升環境素養等年度主題之推動,透過教育之歷程喚起人們對於大自然之關懷與重視,重新建立人與環境之和諧關係,因此,唯有人們具備環境知識、正確的態度與價值觀,並表現參與之行動力,才可能面對現在與未來各種環境問題與永續發展之挑戰。
彰化縣環境保護局推動環境教育係以「地球唯一、環境正義、世代福祉、永續發展」為理念,期望創造出跨世代福祉之永續家園。並透過人文、環境與生態作為出發點,提升縣民環境素養,培育縣民瞭解環境倫理之核心理念,成為具環境素養的公民,為彰化縣環境教育一直以來推動之方向。彰化縣以多樣化之環境議題,包括永續發展教育、能資源教育、海洋教育、生物多樣性教育、生態保育教育、綠色採購(消費)教育、特殊環境議題(全球暖化與氣候環境變遷等)、安全衛生教育及廢棄物管理教育等廣泛層面,融合國際觀點,使縣民具備地球公民之環境素養,落實世代福祉進而低碳永續家園之願景。
另彰化縣政府經濟暨綠能發展處配合經濟部能源局自107年起所推動之「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積極推動住商部門之老舊設備汰換補助計畫,以減少住商部門之用電,進一步追求長期在地治理能量的提升,鼓勵及邀約關心與對節電議題有興趣之民眾,共同參與由節電領域專業講師所規劃有關志工制度說明、照明設備、空調設備、建築外殼、熱水設備、動力設備、衛生健康等基本知識之培訓課程,並透過低碳節能志工實作輔導活動藉由深入不同單位辦理觀摩及實作輔導方式,讓志工們能以種子培育方式宣導擴散節電知識並擴大既有志工規模,並可進一步動員村里系統和中小學合作或以網站、DM方式,提供淺顯易懂可行之節能資訊,讓參與者於培訓完即可將所學傳遞到各機關學校、社區村里與指標性服務業中。
(二)推動執行目標
1.藉由增能培訓提升環教志工環境素養及環境教育相關解說、實務演練等經 驗分享,以利推動環境教育之工作。
2.鼓勵環教志工運用現有環境資源,發揮創造力,提升環境教育知識,進而展 現環境教育技能。
3.有效結合社會人力,充實環境教育志工人員,提升服勤能力。
4.運用環境教育志工前往企業、社區、學校或其他需要單位宣導環境保護政策及經驗分享,提昇本縣環保知識素養。
5.透過節電教育課程培訓,提升其節電知識及技能,進一步將節電觀念擴散到家庭與親友、街坊,協助彰化縣推動節電宣導工作。
6.推動全民參與體驗節電培訓及實作輔導活動,激勵志工推動環境教育。
7.透過自願參與節電活動之民眾與設備廠商,進而推動及宣傳「彰化縣設備汰換與智慧用電補助計畫」,加速彰化縣民汰換老舊設備以達節能省電之效。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定量成果:
有鑒於若僅由公務機關單方面推動、宣傳節能減碳,帶動效果較不彰,若透過對節電議題有興趣及熱誠,且自願性參加相關節電課程與活動之民眾來推動及宣傳有關節能減碳相關知識與技巧,將可使推動效率與成果更進一步深化。因此在地志工培訓工作更顯重要,培訓課程除協助及給予熱心節電之自願參與者適當的基礎教育訓練,提昇其知識與技能外,透過辦理志工培訓實地觀摩以及實作課程,更可讓志工培訓結合作中學,學中作的理念,並加深志工的印象與學習成效;並安排環境教育志工至社區進行環境保護政策宣導、經驗分享及環保志工特殊訓練課程等志工服務,擴展志工本身的實質經驗,並引導縣民對環境教育發展理念與內涵有正確認知,建立積極的環保行動力,強化落實本縣環境教育之推動。
歷年彰化縣低碳永續志工培訓成果如下:
1.環境教育志工
年度(年)
|
運用人數(人)
|
宣導時數(小時)
|
宣導人數(人)
|
106
|
64
|
128
|
1,257
|
107
|
40
|
80
|
812
|
108
|
40
|
80
|
1,254
|
總計
|
144
|
288
|
3,323
|
2. 低碳節電志工
年度(年)
|
培訓課程
(場次)
|
參訓人數(人)
|
志工實作輔導(處)
|
參與人數
(人)
|
107
|
4
|
85
|
15
|
315
|
108
|
4
|
78
|
15
|
287
|
總計
|
8
|
163
|
30
|
602
|
定性成果:
融入節能減碳、自然保育、社區營造、海洋教育、低碳節電及文化保存等環境議題,以多元方式推動環境教育,培養各面向之環境知識、技能,建立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進而應用於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