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定量成果:
1. 改善公園綠地面積合計32,465m2。
2. 閒置空間活化面積合計59,563m2。
3. 串聯人行步道與自行車道長度與面積合計34,472m2。
4. 喬木新植計827棵。
定性成果:
1.優化溪湖鎮內公園綠地基盤,改善生活場域,建構舒適居住環境,提昇居民生活品質。
2. 結合產業、教育、及文化,配合區內閒置空間改造,帶動閒置土地之活化,創造具
主題之魅力核心綠地。
3.結合地方文化、溪湖糖廠產業空間資源及東螺溪遊憩廊道之遊憩系統,營造特色魅力
小鎮,經營城鎮品牌,增添地方發展動能。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推動執行期程
為因應地方城鎮機能萎縮與老化之發展危機,改善本縣溪湖鎮因公園綠地不足與休閒遊憩設施不佳所造成之生活品質低落與觀光遊憩發展受限,本縣藉由「城鎮之心工程計畫-彰化縣溪湖綠色生活基盤營造計畫」之契機,改善鎮內8處既有老舊公園綠地,滿足居民日常休閒與運動需求,並將第五公墓都市計畫變更為公園之契機,創造鎮內一處大型核心亮點綠地,由於此核心亮點綠地北側為台糖宿舍區(冰品販售處),東側為台糖工廠區,南側為台糖五分車和溪湖自行車道(銜接至埤頭、東螺溪自行車道),故本計畫整合台糖宿舍區、東側台糖工廠區(南側綠地)與糖鐵綠廊等空間,創造一個優質景觀與觀光遊憩兼備的多功能的綠色空間網絡,有助於提昇自然和建築環境的品質。
內政部
106年
10月
5日核定「城鎮之心工程計畫」競爭型「溪湖綠色生活基盤營造計畫」,
107年度辦理規劃設計作業,
108年起執行工程,預計
110年
6月完成,目前規劃內容兼具自然生態、生活娛樂、景觀環境與都市發展等多面向的綜合體,未來可提供民眾休憩娛樂,靜態康樂活動和安靜的享受、整合新社區與現有社區、動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等等。
推動執行目標
1. 優化既有8處公園綠地基盤,改善生活場域,藉由提升整體環境的質與量,來塑造未來永續的區域與都市生活環境,建構舒適居住環境,提昇居民生活品質。
目前溪湖鎮中心商業區及溪湖老街周邊為鎮內居住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光平里、太平里、平和里及湖西里等四個里的居住人口每平方公里均超過8,000人,而溪湖鎮都市計畫中,因鎮中心均劃設為商業區,缺乏公園綠地或其他公共設施規劃,需仰賴周邊鄰里社區單元支援。
因此,本計畫範圍北側的鄰里公園綠色基盤(如華中公園、軍機公園、大突運動公園、富貴公園、奉天宮公園及三角公園等)應能同時兼顧鎮中心居民需求,提供周邊鄰里社區居民通學、通勤及日常休閒、運動的綠地空間。
2.風箏公園/第五公墓、湖南國小及糖廠宿舍區整體規劃形成南側大型核心亮點綠地,提升公有土地效益,並滿足運動、遊憩、產業、教育及環境生態等多元機能與周邊遊憩資源串聯。
本計畫區南側大型核心綠地包括風箏公園、第五公墓與湖南國小以及溪湖糖廠草原區及宿舍區等,總面積合計近20公頃,為彰化縣少有的大型綠色基盤,加上溪湖糖廠既有之觀光資源,具發展成為區域性核心休閒遊憩區的潛力。因此,風箏公園、第五公墓應進行整體規劃,並整合湖南國小南側停車場空間創造優質的通學路徑,同時串聯至糖廠宿舍區及南側草原區,形成完整的綠地系統。
3.整合糖廠、老街、糖鐵綠廊等觀光遊憩資源,營造更具魅力之城鎮,創造地方觀光加值效益,提升觀光服務機能並與周邊既有自行車系統串聯。
溪湖鎮內具有溪湖老街、糖廠、鐵道等休閒遊憩資源,為彰化縣假日觀光休憩的潛力據點,本計畫重新盤整糖廠宿舍區空間機能並進行環境改造,提供如景觀休憩設施、停車空間等觀光服務機能,並整合溪湖糖廠既有之糖、鐵觀光資源,考量與鎮中心溪湖老街串聯的可能性,並進一步連結至西南側如東螺溪自行車道,以形成完整的休閒遊憩系統。
本計畫施作空間均屬開放綠地型態,故可說是「溪湖綠色生活基盤營造計畫」,這些綠地空間除了可提升景觀美感、提供居民休閒、運動和加值觀光效益外,也同時具有氣候調適、生態多樣性、滯洪保水等綠色基盤設施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