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為了達到生態綠化減碳之目的,龍昇社區申請苗栗縣環保局補助,在社區活動中心旁種植黃金牡丹、黑松、木槿、金雀花等樹種,期望透過樹苗的栽種,進而達到減碳以及社區綠美化的效果,龍昇村獲苗栗縣政府頒發環境綠美化工作績效卓著獎狀,肯定社區生態綠化成效。龍昇村後續在台一線105k處西側進行綠美化,且在造橋鄉龍昇村農田水利會大潭工作站旁協助舉辦106年苗栗縣植樹節活動,活動當天桂花、茶花及含笑等樹苗共2000株讓民眾免費索取,106年度村長統計在龍昇湖旁約種植約1000顆羅漢松、小葉南洋杉、樹蘭等,隔年設置『社區公園南瓜造型綠籬』將龍昇村特色與綠美化結合。
透過綠色植栽補助,使本社區在生態綠化得到強化,並藉此展現出更適合本社區發展低碳社區的主軸,進一步的將生態綠化等相關節能減碳的資訊、理念以及願景傳達給本社區居民,108年3月24日龍昇村長獲得107年苗栗縣綠化有功獎人員,由村長帶領社區民眾進行社區綠化。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將龍昇村社區活動中心旁原有的空地進行綠化工作,打造不同風景,讓生活中更多了一份綠意及美景。
依據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所提供的資料,平均單株樹木生命週期內二氧化碳固碳量約5~10公斤。
1.龍昇村社區活動中心所種植之黃金牡丹、黑松等26株喬木,預估生命週期內可固碳量約260公斤二氧化碳,計算式如下:
固碳量:26株喬木×10(公斤CO2/株)=260公斤CO2
除此之外,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所提供的數據,每平方公尺至少栽植4株以上的灌木,可獲得7.5公斤的固碳量;草花花圃、自然野草地、水生植物、草坪等則是每平方公尺可獲得0.5公斤的固碳量。
龍昇社區有木槿、金雀花等30株灌木與90平方公尺的草皮,生命週期內共可固碳量101.3公斤,計算式如下:
固碳量:30株灌木×7.5(公斤CO2/4株)+90平方公尺草皮×0.5(公斤CO2/平方公尺)=101.3公斤CO2
龍昇社區活動中心旁綠美化工作總固碳量為:喬木260公斤CO2+灌木草皮101.3公斤CO2=361.3公斤CO2
2.於龍昇村台一線105k處西側進行綠美化,種植喬木共有36顆種類有:台灣櫸、五葉松、鳳凰樹、黑松。種植灌木共有620顆種類有: 桂竹子、樹蘭等。
固碳量:36株喬木×10(公斤CO2)+ 620株灌木×7.5(公斤CO2/4株) =1522.5公斤CO2
3.106年在龍昇湖旁約種植300棵喬木及700顆的灌木共約1000顆,種類包含:羅漢松、小葉南洋杉、樹蘭等
固碳量:300株喬木×10(公斤CO2)+ 700株灌木×7.5(公斤CO2/4株) =1612.5公斤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