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本鄉多為丘陵地形,山林環境生態豐富,且鄰近明德水庫、日新島等著名景點,假日常為國人休閒旅遊之處,為提昇本鄉生活環境與舒適感,於人口居住密集區持續推動閒置空間的綠美化改造,爰此篩選2處閒置公有地進行綠美化改造工作。
分別推動「頭屋鄉公用停車場空氣品質淨化區造景工程(946m2)」及「明德社區及苗126線空氣品質淨化區造景工程(245m2)」,並持續由本所維護管理。
近年來頭屋鄉公所積極鼓勵轄區內閒置私人用地進行綠美化植栽,並在村里民大會及各大集會都會進行宣導,並請村里長及村幹事協助本鄉居民進行閒置空地綠美化。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該路段部份雜草叢生,亦形成髒亂點,經本所巧妙將其打造綠美化點,已蛻變成本鄉著名的景點。執行後樹木之植栽作業共植栽喬木3株、景觀灌木共1632株,並持續增加綠美化植栽,細項說明如表一所示。
表一 綠美化植栽成果
種類
|
名稱
|
尺寸
|
數量
|
單位
|
備註
|
喬木
|
烏心石
|
H=450cm,W=200cm,ψ=15cm
|
1
|
株
|
|
青楓
|
H=300cm,W=100cm,ψ=6cm
|
2
|
株
|
|
灌木
|
唐竹
|
H=300cm
|
5
|
叢
|
3株/叢
|
小花紫薇
|
H=150cm,W=60cm,ψ=3cm
|
11
|
株
|
|
彩葉山漆莖
|
H=60cm,W=30cm
|
5
|
株
|
|
南天竹
|
H=120cm,W=50cm
|
3
|
株
|
|
田代氏石斑木
|
H=60cm,W=20cm
|
129
|
株
|
間距20cm.雙排間植
|
飛枝木變葉木
|
H=50cm,W=15cm
|
449
|
株
|
間距20cm.雙排間植;25株/m2
|
鹿紫斑變葉木
|
H=30cm,W=15cm
|
450
|
株
|
間距20cm.雙排間植
|
矮黃仙丹
|
H=30cm,W=20cm
|
429
|
株
|
間距20cm.雙排間植
|
黃金露花
|
H=30cm,W=20cm
|
141
|
株
|
間距20cm.雙排間植
|
草花
|
鳶尾
|
H=35cm
|
28
|
叢
|
3株/叢
|
馬蘭
|
H=12
|
786
|
株
|
36株/m2
|
四季草花
|
H=60cm,W=30cm
|
1,111
|
株
|
36株/m2
|
炮竹紅
|
L=30cm
|
113
|
株
|
|
玉龍草
|
-
|
6,318
|
盆
|
每盆8分芽株
|
假儉草塊
|
30cmÍ60cm
|
245
|
m2
|
|
藤本
|
炮仗花
|
L=120cm
|
71
|
株
|
|
另依據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所提供的資料,平均單株樹木(喬木)每年的二氧化碳固定量約5~10公斤,頭屋鄉所種植安全島之3株喬木、灌木預估每年可固碳約15~30公斤二氧化碳。除此之外,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所提供的數據,每平方公尺至少栽植4株以上的灌木,每年可獲得7.5公斤的固碳量;草花花圃、自然野草地、水生植物、草坪等則是每年每平方公尺可獲得0.5公斤的固碳量,合計245平方公尺的草皮及綠化面積,1632株灌木,一年共可固碳3182.5公斤,計算式如下:
固碳量:245平方公尺草皮×0.5(公斤CO2/平方公尺-年)+1632株灌木×7.5公斤(CO2/4株灌木-年) =3182.5公斤CO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