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民國52年,一座西班牙式天主堂落成峨眉鄉,成為峨眉天主堂(以下稱天主堂),落成至今已有半個世紀。早期教堂除讓當地居民做禮拜外,還兼具診療所、儲蓄互助社、幼稚園等功能,後因時代變遷、失去原來的功能,又缺乏人員管理下荒廢成閒置空間而退場。民國99年,峨眉天主堂由新竹縣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教堂之外觀與室內空間均見設計巧思,聖壇及馬賽克壁畫現況維持良好、具獨特性及保存價值,並由峨眉鄉月眉文化協會於民國95年取得天主倘取得使用同意。截至今(109年),教堂因「閒置教堂空間活化再利用工作坊」規劃為藝文活動場所,設置了木屋平臺、繩索設施,供兒童青少年探索育樂之用。除了規劃成藝文場所,天主堂也朝「地方產業文化館」方向規劃,以協助社區居民的農產品有實質經濟效益,並藉此文化館做為地方產業通路平台。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峨眉天主堂建物自民國99年活化後,成為社區活動聚會空間,也舉辦過許多老少咸宜的課程,如:研習班、壓花、植物染、茶席研習會及音樂會等活動,每場平均有30人參與,每年舉行約2~3場。活動舉辦除了活化天主堂,也活絡了周邊商家及吸引各地遊客造訪。本教堂早期為峨眉人聚會、領生活物資之重要場所,於是峨眉鄉月眉觀光協會前理事長欲延續早年精神,親自至中華穀類研究所受訓學習數年,返鄉後添置麵包爐具供手工麵包DIY教學使用,並融入當地食材(東方美人茶與柑橘)製作窯烤麵包,受邀電視台採訪,也成為許多遊客列為到訪峨眉鄉參訪的觀光景點名單,也有效促進本地觀光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