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因有大埔水庫(峨眉湖),使峨眉鄉屬於水庫之集水保護區範圍,因此鄉內之自然資源及原始風貌保存良好,但地形多屬山區且多坡地,因此聚落及居住區多集中於河流經過之區域,便形成了聚落區多為建物及房舍情況,綠化量偏低。於民國100年起,鄉公所推動植樹造林綠化坡地及聚落周圍植樹綠美化。
峨眉鄉公所於轄內之步道、路旁及停車場等空間,種植原生種樹木綠化,希望藉由植樹造林來綠化轄內之居住環境,提供民眾良好休憩空間,種植之植栽有台灣欒樹、杜鵑、樟樹及楓香等等。峨眉鄉之主要道路-台三線沿途種植小葉欖仁及紅葉赤楠等台灣原生種植栽約有500株。102年於鄉內龜山大排旁執行沿岸改善計畫工程,並種植200棵台灣原生種植栽-檸檬桉及烏心石,除整理大排沿岸景觀外,也提供民眾休閒遊憩之好去處。104年於清潔隊外停車場區域種植約15棵之原生種植栽,包含茄冬樹及樟樹。截至今(109)年,植樹造林面積達到150m2,除了維護上述之植栽外,也定期淘汰生長狀況較差之植栽,並栽種新幼苗,以維持綠化率。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之差異:
自民國100年起以鄉公所為中心向外擴大,於峨眉鄉清潔隊、衛生所等公部門外花圃及停車場種植原生種植栽,峨眉鄉內之原生種植栽種類有九芎、茄冬樹、樟木、桂花、杜鵑、台灣欒樹等等,以多樣化之原生植栽,提供生物棲息及景觀營造,106年已栽種約500株之喬木。除公部門外,在台三線上、路旁及商家皆種植灌木進行綠化作業,據統計至109年,峨眉鄉聚落區之灌木植栽約有85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