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北埔鄉轄內以秀巒山與五指山最為知名,受到許多登山客青睞,鄉公所將此二處列為首要管理風景區,包括步道整治、造林區及硬體維護等,積極維護當地自然環境生態,避免因過度觀光而造成生態破壞。
秀巒山為新竹縣十二勝景之一,海拔高度約230公尺,大隘居民為紀念金廣福開墾戶首姜秀鑾先生,開闢百年紀念而命名為「秀巒山」,登高可眺望北埔鄉街景,園內古木參天、樹林成蔭,其中有三棵超過百年的老樟樹(列管為新竹縣珍貴老樹,分別編列為35、36及37號)樹幹粗巨,得以兩人環抱,因此該區又稱合抱樹廣場,園區占地面積約3.6公頃,臺灣原生樹種包括有紅楠、大明橘、樹杞、小葉赤楠、樟樹、柳杉及九芎等。
五指山海拔高度800~1062公尺,山峰綿延起伏宛如五指而得名,登頂視野遼闊,可將峨眉鄉、北埔鄉、竹北市及新竹市等景觀盡收眼底,民國90年由交通部觀光局劃入參山國家風景區,林相非常豐富,包括有闊葉喬木林、灌木、蕨類區和地被植物等,其中以肖楠與柳杉居多,佔地60公頃以上,其他包括火燒柯(屬台灣原生殼斗科樹種)、臺灣原生桫欏科筆筒樹、臺灣五葉松、樟樹及九芎等。
迄今北埔鄉公所配合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推動造林與水土保持相關工作,每年執行輔導租地造林、私有林獎勵造林申請及公有林產物處理等工作,並持續申請肖楠、樟樹及櫸木等進行種植,並加強「無痕山林」宣導,近年來盛行登山、健走及露營等山野活動,逐漸造成地表植物損害和消失,甚至導致土壤被侵蝕、樹木成長受影響,動物的生態及棲息地被迫改變、縮小和遷移,因此期許遊客們應對山林環境抱持珍惜與尊重的觀念,減少人類行為可能產生的衝擊與破壞,才能使自然生態永續。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之差異:
秀巒山步道全程2公里,環行一周約60分鐘,設有數條步道與出入口,步道全程為平緩的階梯和石板路,沿線有秀巒亭、賞月亭、景觀亭、長壽亭、忠孝亭、忠義亭與慈母亭等近十座涼亭供遊客休憩,全區佔地3.6公頃,自然生態相當豐富,可見諸多台灣原生樹種包括有:紅楠、大明橘、樹杞、小葉赤楠、樟樹、柳杉及九芎等,其他尚有櫻花、金露花、春不老、杜鵑及流蘇等植物。
五指山列為臺灣小百岳之一,共有兩條步道(登頂步道與橫向步道),登頂步道路面包括有山徑、石階及枕木階梯,全程4.5公里、所需時間約4~5小時,高度落差約260公尺,路程屬低~中難度,橫向步道繞行山腰不登頂,平緩易行適合一般遊客(長度約1公里、步行60分鐘),林區佔地60公頃以上,原生樹種生態包括有:九芎、桂花、肖楠、柳杉、五葉松、樟樹及火燒柯等。
根據林務局參考資料顯示單位面積林地二氧化碳固碳量約7.45~14.9公噸/公頃/年,以此估計北埔鄉每年林地面積之固碳量至少達473公噸。[計算說明:(3.6+60)*7.45=473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