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華龍村又稱鹿寮坑,為一農業、工業並存的社區,過去農田灌溉係引進鹿寮坑溪之水源,現今良田變成了工業區,村民賴以維生的民生用水,變成了工廠排放污水之地,為保護鹿寮坑溪之乾淨水源及自然生態,且提供村民有一處休閒育樂之親水公園,村長與鹿寮坑農村自然生態文化協會於101年申請農村再生窳陋空間改善計畫。由當地19位地主,提供1.7公頃的土地供鹿寮坑農村自然生態文化協會及村民共同進行窳陋空間改造,讓居民及社會大眾能有更佳的休憩場所,打造社區休閒遊憩的新景點。
建設至今109年生態池仍維護良好,除夏季時可藉由水氣對流原理,引進西南氣流,達到降低暑熱、調節微氣候的效果外,本村民眾每年均於池邊栽種相關可食地景如萬壽菊、貓薄荷等。生態池中藉由水生植物的根部淨化水源,提供魚類一個良好的水質生存,魚類食用水中微生物及藻類,並以排泄物滋養水生植物,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圈共生共存。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之差異:
此生態親水公園由當地19位地主,提供1.7公頃的土地進行建構,由志工們就地取材,用最簡單方式達成目標,如利用當地的石頭堆砌成為生態池,引進鹿寮坑溪之水源,可保護鹿寮坑溪之水源生態,並維持鹿寮坑溪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至今109年另結合現有景點之動線設計,改善原閒置空地雜亂而無章達到生態綠化之效果,將生態親水公園建構成一個天然的環境教育場所,可維護居民的安全並達到生態保育,景觀特色環境教育及文化傳承之功效,作為遊客及社區居民漫遊鹿寮坑的另一景點。